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642

說文小篆

簡體字

部首:+ 12筆 = 共1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14第41 康熙字典: 頁780第19 辭海: 卷9頁2340第5 GSR: 第1151.f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696第10
表面結構:左上:,右下:。 具有相關結構:
國語發音:liáo shuò ㄌㄧㄠˊ ㄕㄨㄛˋ
粵語發音:liu4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𥬇·𤊽》𤻲:𤻲病。《說文》治也。
廣韻·去聲·𥬇·𤊽》療:上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疒部·十二》療:《廣韻》《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弔切,𠀤音料。《說文》治也。《揚子·方言》療,治也。江湘郊會謂醫治之曰愮,或曰療。《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註》止病曰療。《四皓采芝操》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又《集韻》式灼切,音鑠。與𤻲同。病也。
反切:力照 (《廣韻·去聲·𥬇·𤊽》)
英文翻譯:be healed, cured, recover

原典出處

中論·虛道》:故語稱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暑莫如親冰,信矣哉。
風俗通義·》:生疾之時,故於水上釁潔之也。
孔叢子·嘉言》:大夫眾賓並復獻攻之方。
申鑒·俗嫌》:藥者也,所以治疾也,無疾則勿藥可也。
文始真經·九藥》:若執之,則腹心之疾,無藥可
春秋左傳》:懼失善也,商頌有之曰,不僭不濫,不敢怠皇,命于下國,封建厥福,此湯所以獲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將賞為之加膳,加膳則飫賜,此以知其勸賞也,將刑為之不舉,不舉則徹樂,此以知其畏刑也,夙興夜寐,朝夕臨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禮之大節也,有禮無敗,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所謂不能也,子儀之亂,析公奔晉,晉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為謀主,繞角之役,晉將遁矣,析公曰,楚師輕窕,易震蕩也,若多鼓鈞聲以夜軍之,楚師必遁晉人從之,楚師宵潰,晉遂侵蔡襲沈,獲其君,敗申息之師於桑隧,獲申麗而還,鄭於是不敢南面,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雍子之父兄譖雍子,君與大夫不善是也,雍子奔晉,晉人與之鄐,以為謀主,彭城之役,晉楚遇於靡角之谷,晉將遁矣,雍子發命於軍曰,歸老幼,反孤疾,二人役歸一人,簡兵蒐乘,秣馬蓐食,師陳焚次,明日將戰,行歸者,而逸楚囚,楚師宵潰,晉降彭城,而歸諸宋,以魚石歸,楚失東夷,子辛死之,則雍子之為也,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若敖之亂,伯賁之子賁皇奔晉,晉人與之苗,以為謀主,鄢陵之役,楚晨壓晉軍而陳,晉將遁矣,苗賁皇曰,楚師之良在其中軍王族而已,若塞井夷灶,成陳以當之,欒范易行以誘之,中行二郤,必克二穆,吾乃四萃於其王族,必大敗之,晉人從之,楚師大敗,王夷師熸,子反死之,鄭叛吳興,楚失諸侯,則苗賁皇之為也,子木曰,是皆然矣,聲子曰,今又有甚於此,椒舉聚於申公子牟,子牟得戾而亡,君大夫謂椒舉,女實遣之,懼而奔鄭,引領南望曰,庶幾赦余,亦弗圖也,今在晉矣,晉人將與之縣,以比叔向,彼若謀害楚國,豈不為患,子木懼,言諸王,益其祿爵而復之,聲子使椒鳴逆之。
戰國策》:趙人之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
列女傳·楚老萊妻》:》曰:「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饑。」
東觀漢記·張表》:服闋,醫藥救,歷歲乃瘳。
後漢書》:有靈羊,可毒。
周禮·天官冢宰》:獸醫:掌獸病,獸瘍。
楚辭·疾世》:吮玉液兮止渴,齧芝華兮饑。
焦氏易林·賁之》:雖喪白頭,酒以憂。
方言·第十》:愮、,治也。
黃帝內經·刺法論》: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金匱要略》: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
世說新語·術解》: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內惡,諸醫不可
抱朴子·道意》:俗所謂率皆妖僞,轉相誑惑,久而彌甚,既不能修病之術,又不能返其大迷,不務藥石之救,惟專祝祭之謬,祈禱無已,問卜不倦,巫祝小人,妄說禍祟,疾病危急,唯所不聞,聞輒修為,損費不訾,富室竭其財儲,貧人假舉倍息,田宅割裂以訖盡,篋櫃倒裝而無餘。
水經注·㶟水》:右出溫湯,治萬病。
三國志》:醫藥以其疾,寬繇以樂其業,威罰以抑其彊,恩仁以濟其弱,振貸以贍其乏。
高士傳·安期生》:安期高蹈,俗千祀。
群書治要·襄公》:志相違戾,猶藥石疾。
藝文類聚·》:可謂吞冰寒,揚湯止沸,侯景所以未敢窺兵江外,正為蕃屏盤固,宗鎮強密,若自相魚肉,是謂代景行師,昔廉藺二虎,且猶不鬥,況弟與湘雍,方須協力,惟親惟急,萬倍於斯,同怨同恥,尤甚昔事,豈得各恣目前,不思久遠,安臥積薪,日待焚熾,狂夫尚猶阻之,智者反致其惑,所冀聽識,一聞斯悟。
通典·太常卿》:許胤宗每皆愈。
意林·中論六卷》:暑莫如親水,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
論語注疏·子路》:巫主接神除邪,醫主病。
西遊記》:不拘北往東來,中華外國,若有精醫藥者,請登寶殿,理朕躬。
三國演義》:不想華佗已往中原去了,止有徒弟在吳,命其治
金瓶梅》:西門慶道:「是便是,卻如何治?」
封神演義》:話說紂王自取比干心作湯,妲己之疾,一時全愈,正在臺上溫存。
廣韻·》:醫:醫也,亦官名漢太常屬官有太醫令《續漢書》曰:秩六百石有藥丞主藥方。
太平御覽·》:攄曰:「此非他竊,理可保明,必是門士以寒。」
太平廣記·董奉》:不効。
朱子語類·歷代二》:雖倉公扁鵲所不能
郁離子·寡悔》:郁離子曰:「食主於饑,其功在飽,而甘旨不與焉。」
墨子閒詁·貴義》:天子食之以順其疾,畢云:「蓺文類聚引,『順』作『』。」
紅樓夢》:百般請醫治,諸如肉桂、附子、鱉甲、麥冬、玉竹等藥,吃了有幾十斤下去,也不見個動靜。
全唐詩》:尋常對詩客,只勸心瘡。
康熙字典·》:七月斷其枝,有黃汁,如蜜微香,入藥病。
儒林外史》:不知用貝母濕痰,反為不美。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