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B84

說文小篆

部首:+ 8筆 = 共14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7第9 頁89第1 頁245第3 康熙字典: 頁886第31 辭海: 卷1頁0146第10 漢語大字典: 卷5頁2984第02
表面結構:上:𥫗,下:。 Component of: 𣝁
國語發音: bēi pái ㄅㄧˋ ㄅㄟ ㄆㄞˊ
粵語發音:bei6 paai4
唐代發音:biɛ
說文解字:竹部》箄:簁箄也。从竹卑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箄:取魚竹器。
廣韻·上平聲··》箄:冠飾。
廣韻·上聲··𢔌》箄:竹器。又卑、篦二音。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竹部·》箄:《唐韻》《廣韵》幷弭切《集韻》《韻會》邊迷切,𠀤音篦。小籠也。《類篇》捕魚器。《揚子·方言》𥴧小者,南楚謂之簍,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箄。《註》今江東呼籠爲箄。《廣雅》箄,𥴧也。又名簍,又名籅,又名䈱。又《集韻》蒲街切,音牌。大桴也。《後漢·岑彭傳》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汎、將數萬人,乗枋箄下江關,擊破馮駿及田鴻等。《註》枋箄,以竹木爲之,浮于水上。郭景純曰:水中箄筏也。又《集韻》必至切,音𢌿。薄也。又上聲。《集韻》《韻會》𠀤補弭切,音辟。簁箅也。又入聲。《集韻》蒲歷切。音辟。亦薄也。
考證:〔《揚子·方言》𥴧小者,南宋謂之簍,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箄。〕謹照原文南宋改南楚。〔《前漢·岑彭傳》〕謹照原書前漢改後漢。〔郭景純曰,水中箄篾也〕謹照原文篾改筏。
反切:府移 (《廣韻·上平聲··》) 邊兮 (《廣韻·上平聲··》) 并弭 (《廣韻·上聲··𢔌》)

原典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甑瓾,在袇茵之上,雖貪者不搏。
東觀漢記·張堪》:乃選習水軍三百人,遂斬竹為渡水,餘人擊蜀,遂免大難
後漢書》:建武二十三年,其王賢栗遣兵乘船,南下江、漢,擊附塞夷鹿茤。
說文解字·竹部》:簁:簁,竹器也。
方言·第十三》:筡、,析也。
急就篇》:箕帚筐篋簍。
世說新語·夙惠》:炊忘箸,飯落釜中。
金樓子·立言下》:徑尺,不足救鹽池之滷。
三國志·武帝紀》:鮮卑、丁零,重譯而至,于、白屋,請吏率職,此又君之功也。
藝文類聚·》:《晉江逌詩》曰:蓽門不啟扇,環堵蒙蒿榛,空瓢覆壁下,上自生塵,出問誰氏子,憊哉一何貧。
廣韻·》::取魚竹器。
太平御覽·戰艦》:《後漢書》曰: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泛將數萬人,乘枋下江關。
全唐詩》:去來伊洛上,相待安罛
康熙字典·》:《華陽國志》世祖遣兵,乗船,南攻鹿茤。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