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6ED

說文小篆

部首:+ 6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68第3 頁473第8 頁496第13 康熙字典: 頁1083第01 辭海: 卷1頁1894第05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848第14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zhì ㄓˋ
粵語發音:zat6
說文解字:虫部》蛭:蟣也。从虫至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蛭:水蛭博物志曰水蛭三斷而成三物。
廣韻·入聲··》蛭:蛭蝚。丁悉切,又之日切,一。
廣韻·入聲··》蛭:水蛭。又音質。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虫部·》蛭:《唐韻》之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𠀤音質。《說文》蟣也。又水蛭。《本草》一名馬蟥,一名馬鼈,處處河池有之。有數種,以水中馬蜞,得齧人腹中有血者,乾之爲佳。《劉向·新序》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前漢·賈誼傳》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服虔註》蛭,水蟲。又《韻會》有石蛭、草蛭、泥蛭等名。又飛蛭。《司馬相如·上林賦》蛭蜩蠼猱。《註》《山海經》:不咸之山,飛蛭四翼。又《爾雅·釋蟲》蛭,蝚,至掌。《註》義未詳。又姓。《正字通》見《姓苑》。又《廣韻》徒結切,音耋。陟栗切,音窒《集韻》竹例切,音㿃。義𠀤同。
反切:之日 (《廣韻·入聲··》) 丁悉 (《廣韻·入聲··》) 之日 (《廣韻·入聲··》) 丁結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leech

原典出處

新書·耳痺》:於是上帝降禍,絕吳命乎直江,君臣乖而不調,置社稷而分裂,容臺榭而掩敗,犬群嗥而入淵,彘銜菹而適奧,燕雀剖而虺蛇生,食蘆菹而見,浴清水而遇蠆。
新序·雜事四》:楚惠王食寒葅而得,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論衡·福虛》:楚惠王食寒葅而得,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淮南子·人閒訓》:人莫蹪於山,而蹪於
史記》:彌融爚以隱處兮,夫豈從螘與螾?
漢書》:於是乎玄猿素雌,蜼玃飛蠝,蜩玃蝚,獑胡豰蛫,棲息乎其間。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悲,四翼。
說文解字·虫部》:一曰齊謂曰蟣。
爾雅·釋蟲》:蝚,至掌。
方言·第十一》:其場謂之坻,或謂之
傷寒論》:抵當湯方:水三十箇,熬,味醎,苦寒。
金匱要略》:三十箇,熬。
水經注·滱水》:下望層山,盛若蟻,實兼孤山之稱,亦峻竦也。
群書治要·賈子》:楚惠王食寒葅而得,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藝文類聚·諸王》:王資神昴緯,託曜房靈,體斯孝烈,不由師保,月生之對,曾何用於擬議,日近之言,無階於等級,封河東王,加侍中,淑貌與金燧相宜,清顏與玉壺同照,授使持節南徐州刺史,武羌旅拒,亭障遷移,漠草非長廣之東,湖萊近荊門之北,王常譏庾翼,使白面之非才,深慕曹彰,歎黃鬢之為可,火精不退,奚應善言,冰難消,徒持陰德,薨于沙鎮,時年十有七,追贈司空,加鼓吹班劍,謚曰康簡王,洛北占墳,河南除道,葭悲煙殿之聲,劍動豐城之氣,豈惟晉皇寵悼,重琅邪之贈官,魏后高文,制蒼舒之哀誄。
通典》:崇曰:「楚王吞,厥疾用瘳。」
西遊記》:八戒道:「愁你沒有法兒哩,你一個變,甚麼蟲兒,瞞格子眼裡就飛將出去。」
廣韻·》:蠪:蠪如狐九尾虎爪音如小兒食人一名䗁蠪,又《爾雅》云:蠪朾螘郭璞云赤駁蚍蜉。
太平御覽·雨下》:雨虎如蠶,長七八寸,似,雲雨之時,出在石上,肉甘,可熟而食。
太平廣記·桓闓》:以䖟虫水輩為藥。
全唐詩》:芹中遇強為吞,不欲緣微有害人。
康熙字典·二十》:《司馬相如·上林賦》猱蠼猱。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