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A3E

說文小篆

部首:+ 5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6第42 頁246第2 康熙字典: 頁1153第01 辭海: 卷1頁2405第03 GSR: 第358.k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963第11
表面結構:上:,下:。 具有相關結構:訿 。 Component of: 𢋀 𤺒
國語發音: ㄗˇ
粵語發音:zi2
唐代發音:tziɛ
說文解字:言部》訾:不思稱意也。从言此聲。《》曰:「翕翕訿訿。」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訾:思也,又姓何氏姓苑云今齊人本姓蔡氏漢元帝功臣表有樓虚侯訾順。
廣韻·上聲··》訿:訿毁。
廣韻·上聲··》訾:上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言部·》訾:《唐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正韻》祖似切,𠀤音子。《說文》不思稱意也。引《·小雅》:翕翕訾訾。《徐曰》言不思稱事之意也。今文相承皆作訿。《爾雅·釋訓》翕翕訾訾,莫供職也。《》《釋文》引《韓詩》云不善之意。《朱傳》潝潝,相和也。訿訿,相詆也。又《玉篇》毀也。《禮·曲禮》不苟訾。《疏》相毀曰訾。《管子·形勢解》毀訾賢者之謂訾。又《集韻》本作疵。《荀子·不苟篇》正義直指舉人之過惡,非毀疵也。《韻會》疵毀字今文相承作訾毀久矣。又惡也。《管子·形勢篇》訾食者不肥體。《註》惡食之人憂嫌致疾,故不能肥體。又恣也。《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不俗爲俗,離蹤而跂訾者也。《註》訾讀爲恣。跂訾,謂跂足違俗而恣其志意也。又《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𠀤紫平聲。義同。又《類篇》思也。《禮·少儀》不訾重器。《註》訾,思也。《唐書·李勣傳》臨時選將,必訾相其奇龎福艾者遣之。《音義》訾,思也。又量也。《前漢·枚乗傳》舉吳兵以訾于漢。《李奇曰》量也。《商子·懇令篇》訾粟而稅。《註》量也。又限也。《管子·君臣篇》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註》訾,限。程,準也。又病也。《禮·檀弓》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註》病也。又《揚子·方言》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謂何爲曾,或謂之訾。若中夏言何爲也。《註》今江東人語亦云訾爲,聲如斯。又地名。《左傳·僖十八年》而後師于訾婁。《註》衞邑。又《文十六年》以侵訾枝。《註》楚邑。又《襄十年》楚伐宋師于訾母。《註》宋地。又《昭二十三年》單子取訾。《註》訾在河南鞏縣西南訾城是也。《路史》訾有二:西訾在維,東訾在鞏。又姓。《前漢·功臣表》有樓虛侯訾順,又複姓。《潛夫論》訾辱氏,趙嬴姓也。又與貲同。財也。《前漢·司馬相如傳》更名相如,以訾爲郞。《註》訾讀與貲同,財也。以家財多,得拜爲郞也。又通作茈。苻茈,草名。《後漢·劉聖公傳》南方飢饉,人庶掘鳧茈而食之。《註》續漢書作苻訾。又與觜通。娵訾,北方宿名。亦作娵觜。詳角部觜字註。又《集韻》《韻會》𠀤才支切,音疵。亦毀也。《正韻》才資切,音茨。義同。《莊子·山木篇》無譽無訾。徐邈讀。又《正韻》同啙。《史記·貨殖傳》呰窳偸生。《前漢·地理志》作啙。《徐廣曰》啙窳,苟且惰嬾也。應劭曰:啙,弱也。師古曰:短也。又《集韻》《正韻》𠀤津私切,音咨。亦思也。又《正字通》與咨通。《前漢·禮樂志》訾黃其何不徠下。《師古註》訾,嗟歎辭也。黃,乗黃也。歎乗黃不來下也。又《集韻》子禮切,音濟。《博雅》諀訾也。又《字彙補》宗吳切,音租。足訾,獸名。《山海經贊》見人則呼其名足訾。《集韻》或作𤺒,亦書作訿。《字彙補》又作𧩢、𧬟,非。
考證:〔《爾雅·釋言》翕翕訾訾,莫供職也。〕謹照原書釋言改釋訓。〔《韓詩外傳》不善之意。〕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也。謹照原書改詩釋文引韓詩云。〔《左傳·僖十八年》從師于訾婁。〕謹照原文從字改而後二字。〔《襄九年》楚師伐宋師于訾母。〕謹照左傳原文九年改十年。楚字下省師字。〔《莊子·山水篇》無譽無訾。〕謹照原文山水篇改山木篇。
反切:即移 (《廣韻·上平聲··》) 將此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bad-mouth; criticize; defects

原典出處

禮記·曲禮上》:不茍,不茍笑。
He should not indulge in reckless reviling or derisive laughing.
莊子·人間世》: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其庸詎可乎!
He will be obstinate, and refuse to be converted. He may outwardly agree with you, but inwardly there will be no self-condemnation - how can you (go to him in this way and be successful)?
商君書·更法》: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於民。
He who has thoughts of independent knowledge is certainly despised by the world.
史記·五帝本紀》:娶娵氏女,生摯。
He also married a daughter of Juzi, who bore a son Zhi.
荀子·大略》:博而窮者,也。
說苑·奉使》:王笑曰:「今日吾譏晏子也,猶裸而高橛者。」
大戴禮記》:不苟笑,不苟,隱不命,臨不指。
中論·覈辯》:故孔子曰:「小人毀以為辯,絞急以為智,不遜以為勇。」
潛夫論·潛歎》:末世則不然,徒信貴人驕妬之議,獨用苟媚蠱惑之言,行豊禮者蒙愆咎,論德義者見尤惡,於是諛臣又從以詆之法,被以議上之刑,此賢士之始困也。
論衡·命祿》:見智能之士,官位不至,怪而之曰:「是必毀於行操。」
太玄經·》:次五,奔鹿懷鼷,得不
風俗通義》:司空袁周陽舉荀慈明有道,太尉鄧伯條舉孟直方正,二公薨,皆制齊衰,世非一。
孔叢子·居衛》:卒成不之器。
墨子·號令》:度食不足,食民各自占,家五種石升數,為期,其在蓴害,吏與雜,期盡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覹得,皆斷。
列子·說符》: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无量,財貨无
文子·道原》:天下莫柔弱於水,水為道也,廣不可極,深不可測,長極無窮,遠淪無涯,息耗減益,過於不,上天為雨露,下地為潤澤,萬物不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苞群生而無私好,澤及蚑蟯而不求報,富贍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費,行不可得而窮極,微不可得而把握,擊之不創,刺之不傷,斬之不斷,灼之不熏,淖約流循而不可靡散,利貫金石,強淪天下,有餘不足,任天下取與,稟受萬物而無所先後,無私無公,與天地洪同,是謂至德。
韓非子·難言》:大王若以此不信,則小者以為毀誹謗,大者患禍災害死亡及其身。
管子·形勢解》:賢者之謂,推譽不肖之謂讆。
淮南子·原道訓》: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極,深不可測,修極於無窮,遠淪於無涯,息耗減益,通於不
呂氏春秋·長利》:固妄誹,豈不悲哉?
春秋左傳》:冬,邢人,狄人,伐衛,圍菟圃,衛侯以國讓父兄子弟,及朝眾曰,苟能治之,燬請從焉,眾不可,而從師于婁,狄師還。
逸周書·太子晉解》:四荒至,莫有怨,乃登為帝。
國語·晉語八》:祏死,范宣子謂獻子曰:「鞅乎!」
晏子春秋》:今日吾譏晏子,猶裸而咎撅者也。
戰國策》:一人曰:「天下之主,有侵君者,臣請以臣之血湔其衽。」
鹽鐵論·刺復》:今當世在位者,既無燕昭之下士,鹿鳴之樂贀,而行臧文、子椒之意,蔽賢妒能,自高其智,人之才,足己而不問,卑士而不友,以位尚賢,以祿驕士,而求士之用,亦難矣!
春秋穀梁傳》:公伐邾,取樓。
漢書·王莽傳下》:翼平連率田況奏郡縣民不實,莽復三十稅一。
前漢紀》:潝潝
東觀漢記·陳元》:光武興立左氏,而桓譚、衛宏並共毀,故中道而廢。
後漢書》:其後都護偏何等詣祭肜求自效功,因令擊北匈奴左伊育部,斬首二千餘級。
楚辭·卜居》:將哫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
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蹄,見人則呼,名曰足,其鳴自呼。
焦氏易林·乾之》:反見空巢,我長息。
說文解字·言部》::不思稱意也。
方言·第十》:曾、,何也。
世說新語·文學》:左太沖作三都賦初成,時人互有譏,思意不愜。
文心雕龍·徵聖》:雖欲聖,弗可得已
抱朴子·論仙》:豈當扼腕空言,以僥倖榮華,居丹楹之室,受不之賜,帶五利之印,尚公主之貴,耽淪勢利,不知止足,實不得道,斷可知矣。
金樓子·興王》:次陬氏,女曰常儀,生子摯。
水經注·伊水》:水出南原,京相璠曰:城北三里有黃亭,即此亭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