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DCC

說文小篆

部首:+ 5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93第18 康熙字典: 頁1223第13 辭海: 卷1頁2885第01 GSR: 第402.j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695第06
表面結構:左:𧾷,右:
國語發音:diē dié ㄉㄧㄝ ㄉㄧㄝˊ ㄊㄨˊ
粵語發音:dit3
唐代發音:dhet
說文解字:足部》跌:踼也。从足失聲。一曰越也。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跌:跌踼又差跌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足部·》跌:《唐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𠀤音耋。《說文》踢也。一曰越也。《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肆者何,跌也。《註》跌,過度。又《揚子·方言》跌,蹷也。《玉篇》仆也。《前漢·鼂錯傳》跌而不振。《註》師古曰:跌足,失據也。又《後漢·律曆志》無有差跌。又《後漢·孔融傳》跌蕩放言。《註》無儀撿也。又《淮南子·修務訓》夫墨子跌蹏,而趍千里。《註》跌,疾行也。又《集韻》陁沒切,音突。《類篇》足傷也。
反切:徒結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stumble, slip, fall down; stamp

CTP Dictionary

[顯示人名]

原典出處

墨子·公孟》:子墨子有疾,鼻進而問曰:先生以鬼神為明,能為禍福,為善者賞之,為不善者罰之。
Mozi was sick. Die Bi came and inquired: "Sir, you have taught the ghosts and spirits are intelligent and are in control of calamity and blessing. They will reward the good and punish the evil."
荀子·正論》:譬之,是猶以塼涂塞江海也,以焦僥而戴太山也,蹎碎折,不待頃矣。
說苑·敬慎》:尚有差
韓詩外傳·卷六》:幾廉倚,謂之移。
新書·立容》: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中論·夭壽》:天道迂闊,闇昧難明,聖人取大略以為成法,亦安能委曲不失,毫芒無差
論衡·吉驗》:夫人身長七尺,帶約其要,鉤挂於帶,在身所掩,不過一寸之內,既微小難中,又滑澤銛靡,鋒刃中鉤者,莫不蹉
太玄經·》:次六,大,過其門,不入其室。
孔叢子·答問》:今王不修人利以應天祥,若而不振,悔之無及也。
新語·輔政》: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趙高、李斯為杖,故有傾仆傷之禍,何哉?
蔡中郎集·釋誨》:專必成之功,而忽蹉之敗者已。
列子·湯問》:趣走往還,无失也。
淮南子·繆稱訓》:故若眯而撫,若而據。
春秋公羊傳》:也。
漢書·游俠傳》:足下諷誦經書,苦身自約,不敢差,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間,官爵功名,不減於子,而差獨樂,顧不優邪!
前漢紀》:而不振。
後漢書·律曆中》:永元中,復令史官以九道法候弦望,驗無有差
燕丹子·卷上》:故發無失舉之尤,動無蹉之愧也。
焦氏易林·乾之》:儋負善躓,踒右足。
說文解字·齒部》:𪘓:齒差皃。
方言·第十三》:,蹶也。
黃帝內經》:度水仆,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金匱要略》: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數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世說新語·雅量》:賓客左右,皆蕩不得住。
抱朴子·審舉》:或以意斷事,蹉不慎法令,亦可令廉良之吏,皆取明律令者試之如試經,高者隨才品敘用。
人物志·體別》:雄悍之人,氣奮勇決,不戒其勇之毀,而以順為恇,竭其勢。
三國志·武帝紀》:乆未辟之,捨騏驥而弗乘,焉遑遑而更求哉?
群書治要·》:以大為小,以强為弱,在俯仰之間耳,夫以人死争勝,而不振,不可復起。
藝文類聚·》:《列女傳》曰: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采衣,嘗取漿上堂,仆,因臥地為小兒啼,或弄烏鳥於親側。
通典》:今中州喪亂,道路險絕,墳墓發,名家人士皆有之,而無一人致身者,蓋以路險體弱,有危亡之憂,非孝子之道故也。
意林·說苑二十卷》:一言不安,尚有蹉
四書章句集注》:禮:將升堂,兩手摳衣,使去地尺,恐躡之而傾失容也。
西遊記》:祖師道:「凡諸仙騰雲,皆足而起,你卻不是這般。」
三國演義》:允仰面足,半晌不語。
金瓶梅》:第一個最相契的,姓應名伯爵,表字光侯,原是開綢緞鋪應員外的第二個兒子,落了本錢,落下來,專在本司三院幫嫖貼食,因此人都起他一個渾名叫做應花子。
封神演義》:崇黑虎耳聽其聲,不覺眼目昏花,了個金冠倒躅,鎧甲離鞍,一對戰靴空中亂舞。
廣韻·》:蹉:蹉也。
太平御覽·夏帝禹》:如淳曰:𣞶車謂以鐵如錐,長半寸,施之履下,以上下山不蹉也。
太平廣記·張道陵》:乃從上自擲,投樹上,足不蹉,取桃實滿懷
朱子語類·歷代二》:到得有些蹶,便闔族誅滅無遺類,欲為孤豚而不可得!
宋景文公筆記》:力不勝,加如負則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