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思錄: |
修身大法,小學備矣;義理精微,近思錄詳之。 |
| 近思錄: |
近思錄好看。四子,六經之階梯;近思錄,四子之階梯。 |
| 近思錄: |
近思錄逐篇綱目:(一)道體;(二)為學大要;(三)格物窮理;(四)存養;(五)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六)齊家之道;(七)出處、進退、辭受之義;(八)治國、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處事之方;(十一)教學之道;(十二)改過及人心疵病;(十三)異端之學;(十四)聖賢氣象。 |
| 近思錄: |
近思錄大率所錄雜,逐卷不可以一事名。如第十卷,亦不可以事君目之,以其有「人教小童」在一段。 |
| 近思錄: |
近思錄一書,無不切人身、救人病者。 |
| 近思錄: |
鄭言:「近思錄中語,甚有切身處。」曰:「聖賢說得語言平,如中庸大學論語孟子,皆平易。近思錄是近來人說話,便較切。」賀孫。 |
| 近思錄: |
或問近思錄。曰:「且熟看大學了,即讀語孟。近思錄又難看。」 |
| 近思錄: |
近思錄首卷難看。某所以與伯恭商量,教他做數語以載於後,正謂此也。若只讀此,則道理孤單,如頓兵堅城之下;卻不如語孟只是平鋪說去,可以游心。 |
| 近思錄: |
看近思錄,若於第一卷未曉得,且從第二、第三卷看起。久久後看第一卷,則漸曉得。 |
| 近思錄: |
問蜚卿:「近思錄看得如何?」曰:「所疑甚多。」曰:「今猝乍看這文字,也是難。有時前面恁地說,後面又不是恁地;這裏說得如此,那裏又卻不如此。子細看來看去,卻自中間有箇路陌。推尋通得四五十條後,又卻只是一箇道理。伊川云:『窮理豈是一日窮得盡!窮得多後,道理自通徹。』」 |
| 近思錄: |
因論近思錄,曰:「不當編易傳所載。」問:「如何?」曰:「公須自見。」意謂易傳已自成書。 |
| 近思錄: |
因說近思續錄,曰:「如今書已儘多了。更有,卻看不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