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0C2

說文小篆

簡體字

部首:+ 11筆 = 共13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13第25 頁264第9 頁440第5 康熙字典: 頁115第17 辭海: 卷1頁2450第1 GSR: 第123.b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210第18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lóu ㄌㄩˇ ㄌㄡˊ
粵語發音:lau4
唐代發音:liǒ
說文解字:人部》僂:尫也。从人婁聲。周公韈僂,或言背僂。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僂:軀僂。又力主切。
廣韻·上聲··》僂:僂傴疾也。
廣韻·去聲·𠋫·》僂:僂佝短醜皃。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人部·十一》僂:《廣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𠀤音樓。《說文》尫也。《六書故》曲背也。別作瘻。《穀梁傳·成元年》曹公于手僂。《淮南子·地形訓》西方高土,其人面末僂修頸,卬行。《白虎通》周公背僂。《莊子·達生篇》痀僂承蜩。又屈也。《荀子·儒效篇》雖有聖人之知,未能僂指也。又曲薄曰聚僂。《莊子·達生篇》聚僂之中,則爲之。《註》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畚筥之類是也。又《集韻》《韻會》𠀤郞豆切,樓去聲。僂佝,短醜貌。又《集韻》《韻會》𠀤隴主切,音縷。義同。又僂句。《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註》僂句,龜所出地名。又《韻會》龍遇切,音慮。義同。《集韻》作軁。
反切:落侯 (《廣韻·下平聲··》) 力主 (《廣韻·下平聲··》) 力主 (《廣韻·上聲··》) 盧候 (《廣韻·去聲·𠋫·》)
英文翻譯:humpback; surname

原典出處

莊子·大宗師》:發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
He was a crooked hunchback; his five viscera were squeezed into the upper part of his body; his chin bent over his navel; his shoulder was higher than his crown; on his crown was an ulcer pointing to the sky.
荀子·儒效》:彼寶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賣之不可售也,然而人謂之富,何也?
白虎通德論·聖人》:周公背,是謂強俊,成就周道,輔於幼主。
新書·官人》:柔色傴,唯諛之行,唯言之聽,以睚眥之閒事君者,廝役也。
孔子家語·觀周》: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
論衡·骨相》: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皋陶馬口,孔子反羽。
孔叢子·居衛》:禹、湯、文、武及周公勤思勞體,或折臂望視,或禿骭背,亦聖,不以鬚眉美鬣為稱也。
蔡中郎集·短人賦》:自外域,戎狄別種,去俗歸義,慕化企踵,遂在中國,形貌有部,名之侏儒,生則象父,唯有晏子,在齊辨勇,匡景拒崔,加刃不恐,其餘尫幺,劣厥寠。
列子·黃帝》: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者承蜩,猶掇之也。
淮南子·精神訓》: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傴,脊管高於頂,𦝲下迫頤,兩脾在上,燭營指天。
呂氏春秋·節喪》:世俗之行喪,載之以大輴,羽旄旌旗、如雲翣以督之,珠玉以佩之,黼黻文章以飭之,引紼者左右萬人以行之,以軍制立之然後可。
史記·晉世家》:所以然者,郤克,而魯使蹇,衛使眇,故齊亦令人如之以導客。
春秋左傳》:齊慶封圍高唐弗克,冬,十一月,齊侯圍之,見衛在城上,號之乃下,問守備焉,以無備告,揖之,乃登,聞師將傅,食高唐也,殖綽,工,會,夜縋納師,醢衛于軍。
晏子春秋》:伊尹黑而短,蓬而髯,豐上兌下,身而下聲。
戰國策》:行見荊軻,曰:「光與子相善,燕國莫不知。」
春秋穀梁傳》:季孫行父禿,晉郤克眇,衛孫良夫跛,曹公子手,同時而聘於齊。
春秋公羊傳》:夫人不不可使入。
漢書》:義為丞相時年八十餘,短小無須眉,貌似老嫗,行步俛,常兩吏扶夾乃能行。
東觀漢記·莋都夷》:讓龍洞,莫支度由。
後漢書》:司徒固疾,司空年老,公其傴,勿露所敕。
說文解字·人部》:傴:也。
釋名·釋喪制》:其蓋曰柳,柳,聚也,眾飾所聚,亦其形也。
黃帝內經·厥病》: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如從後觸其心,傴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狂不已,取然谷。
抱朴子·對俗》:掇蜩之薄術,而傴有入神之巧,在乎其人,由於至精也。
金樓子·立言下》:禹湯文武及周公,或勤思勞體,或折臂望陽,或禿骭背,聖賢在德,豈在貌乎?
神仙傳·淮南王》:一旦,有八公詣之,容狀衰老,枯槁傴,閽者謂之曰:「王之所好,神仙度世長生久視之道,必須有異於人,王乃禮接,今公衰老如此,非王所宜見也。」
群書治要·賈子》:柔色傴,唯諛之行,唯言之聽,以睚眦之間事君者,廝役也。
藝文類聚·美婦人》: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脣歷齒,旁行踽,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通典·監察侍御史》:舊制,大臣有被御史彈者,皆俯趨出,待罪朝堂。
金瓶梅》:又訪得左參議馮廷鵠,傴之形,桑榆之景,形若木偶,尚肆貪婪。
廣韻·》::軀
太平御覽·》:西北一穴,傴才得入。
太平廣記·孫思邈》:其叟而受
朱子語類·問遺書》:句成欺,黃裳亦誤」,事見左傳。
全唐詩》:雨滌煙鋤傴齎,紺牙紅甲兩三畦。
康熙字典·》:又背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