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李》

電子圖書館
1 李:
《春秋運斗樞》曰:玉衡星散為李。

2 李:
《爾雅》曰:休無實李。一名趙李。

3 李:
《毛詩》: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又曰:何彼穠矣。華如桃李。

4 李:
《韓詩外傳》曰:子質仕魏文侯,獲罪而北遊。謂簡主曰:吾所樹堂上之士半,朝廷之大夫半,邊境之人亦半,今堂之人惡我於君,朝廷之士危我於法,邊境之人劫我矣。簡主曰:夫春樹桃李,夏得蔭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梨,夏不得採其葉,秋得其刺焉。今子所樹,非其人也。

5 李:
《東方朔占》曰:朔與弟子俱行,朔渴,令弟子叩道邊家門,不知室主姓名,呼不應,朔復往,見博勞飛集其家李樹上。朔謂弟子曰:主人當姓李名博,汝呼當應,室中人果有姓李名博出,與朔相見,即入取飲與之。

6 李:
《魯安生別傳》:李少君曰:鍾山之李大如瓶。

7 李:
《神仙傳》曰:老子之母,適到李樹之下,生老子,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以此為我姓。

8 李:
《抱朴子》曰:五原蔡綖,入山而還,其家人云,到崑崙山,有玉李,形如世間者,但光明洞澈而堅,以玉井水洗之,便軟而可食。

9 李:
《廣志》曰:車下李,車上李。
又曰:麥李細小,有溝道,有青李馬肝李赤李房陵李。

10 李:
《世說》曰:王戎年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睹看道邊李樹,有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又曰:王安豐有好李,常賣之,恐人得種,常鑽其核。

11 李:
《列子》曰:師門,嘯父弟子,食桃李葩。

12 李:
《孟子》: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目無聞見,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陳仲子匍匐往食之,三咽而後耳有聞,眼有見也。李蟲食之過半。

13 李:
傅玄《李賦》:潛實內結,豐彩外盈,翠質朱變,形隨運成。

14 李:
《閑居賦》:房陵朱仲之李。

15 李:
《左傳》曰:齊都露霜李,房陵縹李。

16 李:
詩曰: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北山有李,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17 李:
《西京雜記》:漢武修上林苑,群臣各獻其果樹,有合枝李朱李黃李青房李燕李獲李沉朱李浮素李。

18 李:
《洞冥記》:琳國去長安九萬里,生玉葉李,色如碧玉,數十歲一熟,味酸,昔韓眾嘗餌此李,因名韓眾李。

19 李:
禮,食棗桃李,弗致于核。

20 李:
《魏文帝與吳質書》:沉朱李於寒水。

21 李:
《荊州記》:房陵有好李。

22 李:
《列異傳》:度索君謂南海君曰:昔廬山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載。

23 李:
《風土記》曰:南郡有細李,有青皮李。

24 李:
《文選》: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25 李:
【詩】《古歌詞》曰:桃生露井上,李生桃樹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骨肉還相忘。

26 李:
《梁沈約詠李詩》曰:青玉冠西海,碧石彌外區,化為中園實,其下成路衢,色潤房陵縹,味奪寒水朱。

27 李:
《隋江總詠李詩》曰:嘉樹春風早,春風花落新,但見成蹊處,幾得正冠人,當知露井側,復與妖桃鄰。

28 李:
【賦】《晉傅玄李賦》曰:潛實內結,豐彩外盈,翠質未變,形隨運成,種別類分,或朱或黃,甘酸得適,美踰蜜房,浮采點駮,赤者如丹,入口流濺,逸味難原。

URN: ctp:n54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