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本紀》

電子圖書館
1 本紀: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人,高祖九世孫也。更始元年,遣世祖行大司馬事,北渡河,鎮慰州郡,進至邯鄲,故趙繆王子林以卜者王郎為天子,都邯鄲,二年,進圍邯鄲,拔其城,誅王郎,收文書,得吏民與郎交關謗毁者數千章,世祖為不省,會諸將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

2 本紀:
更始立世祖為蕭王,世祖擊銅馬,高湖,重連,悉破降之,封其渠帥為列侯,降者猶不自安,世祖敕令各歸營勒兵,乃自乘輕騎案行部陳。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

3 本紀:
即皇帝位,封功臣皆為列侯,大國四縣,餘各有差。博士丁恭等議曰: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强幹弱枝,所以為治也。今封諸將四縣,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國者皆以無道,未嘗聞封功臣地多而滅亡者也。乃遣謁者即授印綬。

4 本紀:
建武十三年。詔曰:往年已敕郡國,異味不得有所獻御,今猶未止,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至乃煩擾道上,疲費過所,其令大官勿復受,明敕宣下,若遠方口實可以薦宗廟,自如舊制,時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書調役,務從簡寡,至乃十存一焉。

5 本紀:
十七年,幸章陵,修園廟祠舊宅觀田廬,置酒作樂賞賜焉。時宗室諸母因酣悅相與語曰:文叔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聞之。大笑曰: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6 本紀:
二十一年,鄯善王、車師王等十六國遣子入侍,願請都護,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乃還其侍子,厚加賞賜。

7 本紀:
中元二年,帝崩。遺詔曰: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初,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后,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皇太子嘗問攻戰之事。帝曰:昔衞靈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也。每旦視朝,日晏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經論治,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黄、老養生之福,願頤養精神,優游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雖身濟大業,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8 本紀:
孝明皇帝諱莊,世祖第四子也。永平二年春,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禮畢,登靈臺。詔曰:朕以暗陋奉承大業,親執珪璧,恭祀天地,仰惟先帝受命中興,撥亂反正,以寧天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恢弘大道,被之八極,而胤子無成、康之質,羣臣無呂、旦之謀,盥洗進爵,踧踖惟慚,其令天下自殊死以下,謀反大逆,皆赦除之,冬,幸辟雍,初行養老禮。詔曰:三老李躬,年耆學明,五更桓榮,授朕尚書。詩曰:無德不報,其賜榮爵關內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養終厥身,其賜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恤幼孤,惠鰥寡,稱朕意焉。

9 本紀:
六年。詔曰:先帝詔書禁民上事言聖,而間者章奏頗多浮辭,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勿省,示不為諂子嗤也。

10 本紀:
八年,日有蝕之。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而下貽民怨,上動三光,日蝕之變,其灾尤大,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羣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陳得失,帝覽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詔曰:羣寮所言,皆朕之過,人寃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輕用民力,繕治室宇,出入無節,喜怒過差,永覽前戒,竦然兢懼,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11 本紀:
十二年,詔曰。昔曾閔奉親,竭歡致養;仲尼葬子,有棺無槨,喪貴致哀,禮存寧儉,今百姓送終之制,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糜破積世之業,以供終朝之費,子孫飢寒,終命於此,豈祖考之意哉。又車服過制,恣極耳目,田荒不耕,浮食者衆,有司其申明科禁宜於今者,宣下郡國。

12 本紀:
十八年,帝崩,遺詔,無起寢廟,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帝遵奉建武制度,事無違者,后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羣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有有作苟,非其人,則民受其殃,是以難之,故吏稱其官,民安其業,遠近肅服,户口滋殖焉。

13 本紀:
論曰: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達,外內無幸曲之私,在上無矜大之色,斷獄得情,號居前世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

14 本紀:
孝章皇帝諱炟,明帝第五子也。少寬容好儒術,顯宗器重之,建初元年。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夙夜慄慄,不敢荒寧,而灾異仍見,與政相應,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選舉乖實,俗吏傷民,官職耗亂,刑罰不中,可不憂與,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猶誨以賢才,問以得人,明政之小大,以人為本,鄕舉里選,必累功勞,今刺史守相,不明真僞,茂才孝廉,歲以百數,既非能顯,而當授之政事,甚無謂也。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甽畝,不繫閥閲,敷奏以言,則文章可採,明試以功,則治有異迹,文質斌斌,朕甚嘉之,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15 本紀:
四年,詔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郞、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臨决焉。七年。詔曰:車駕行秋稼,觀收穫,因涉郡界,皆精騎輕行,無他輜重,不得輒修道橋,遠離城郭,遣吏逢迎,刺探起居,出入前后,以為煩擾也。動務省約,但患不能脱粟瓢飲耳,所過欲令貧弱有利,無違詔書。

16 本紀:
元和二年。詔曰:令云,民有産子者,復勿算三歲,今諸懷妊者,賜胎養谷人三斛,復其夫勿算一歲,著以為令。又詔曰:方春生養,萬物莩甲,宜助萌陽,以育時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民條書相吿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民,敬奉天氣,立秋如故,夫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則悅耳,論之陰陽則傷化,朕甚饜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無華,日計不足,月計有餘,如襄城令劉方,吏民同聲謂之不煩,雖未有他異,斯亦殆近之矣。間敕二千石各尚寬明,而今富奸行賂於下,貪吏枉法於上,使有罪不論而無過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為察,以刻為明,以輕為德,以重為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治,民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又詔曰:律,十二月立春,不以報囚,月令,冬至之后,有順陽助生之文,而無鞫獄斷刑之政,朕諮訪儒雅,稽之典籍,以為王者生殺,宜順時氣,其定律無以十一月十二月報囚。

17 本紀:
三年春,北巡狩。敕侍御史司空曰:方春,所過無得有所伐殺,車可引避,引避之,騑馬可輟解,輟解之,詩云,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禮,人君伐一草木不時,謂之不孝,俗知順人,莫知順天,其明稱朕意。

18 本紀:
論曰:魏文帝稱,明帝察察,章帝長者,章帝素知民厭明帝苛切,事從寬厚,感陳寵之議,除慘之獄科,深元元之愛,著胎養之令,割裂名都以崇建周親,平徭簡賦而民賴其慶,又體之以忠恕,文之以禮樂,故乃蕃輔克諧,羣后德讓,謂之長者,不亦宜乎。在位十三年,郡國所上符瑞合於圖書者數百千所,嗚呼懋哉。

19 本紀:
孝和皇帝諱肇,章帝第四子也。在位十七年而崩,齊民歲增,闢土日廣,每有灾異,輒延問公卿極言得失,前后符瑞八十一所,自稱德薄,皆抑而不宣,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阻險,死者繼路,時臨武長汝南唐羌縣接舊無時臨至縣接十字,補之南海,乃上書陳狀。帝下詔曰:遠國珍羞,本以奉宗廟,苟有傷害,豈愛民之本耶,其敕太官勿復受獻,由是遂省。

URN: ctp:n41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