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儒家 -> 論語 -> 微子 -> 7 - 相似段落[詳細說明]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論語·微子》: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史記·孔子世家》: 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 《論語·微子》: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史記·孔子世家》: 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高士傳·荷篠丈人》: 子路從而後,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太平御覽·逸民九》: 子路從而後,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耘。 《太平御覽·杖》: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耘。 《太平御覽·耘》: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 《論語·微子》: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太平御覽·杖》: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 《太平御覽·耘》: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 《太平御覽·雞》: 子路遇丈人,以杖荷筿。 《論語·微子》: 以杖荷蓧。 《說文解字·艸部》: 以杖荷莜。 《論語·微子》: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高士傳·荷篠丈人》: 子路從而後,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且享焉,而見其二子。明日,子路行以告。夫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太平御覽·逸民九》: 子路從而後,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論語·微子》: 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 《史記·孔子世家》: 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 《高士傳·荷篠丈人》: 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且享焉,而見其二子。明日,子路行以告。夫子曰:「隱者也。 《太平御覽·逸民九》: 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 《論語·微子》: 四體不勤, 《文子·自然》: 四體不勤, 《史記·孔子世家》: 四體不勤, 《高士傳·荷篠丈人》: 四體不勤, 《群書治要·微明》: 四體不勤, 《太平御覽·逸民九》: 四體不勤, 《太平御覽·杖》: 四體不勤, 《太平御覽·耘》: 四體不勤, 《論語·微子》: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太平御覽·黍》: 文人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太平御覽·雞》: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論語·微子》: 見其二子焉。 《潛夫論·相列》: 而見其二子焉。 《春秋左傳·文公元年》: 見其二子焉, 《太平御覽·相上》: 見其二子焉。 《論語·微子》: 子路行以告。 《論語·微子》: 子路行以告。 《高士傳·荷篠丈人》: 子路行以告。 《太平御覽·逸民九》: 子路行以告, 《論語·微子》: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太平御覽·敘逸民一》: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論語·微子》: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風俗通義·江夏太守河內趙仲讓》: 君子之仕,行其道也。 《鹽鐵論·刺權》: 故君子之仕,行其義, 《後漢書·馮衍傳下》: 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 《太平御覽·敘逸民一》: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論語·微子》: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禮記·中庸》: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太平御覽·敘逸民一》: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