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弓問子... : |
仲弓見聖人稱之,故因問子桑伯子如何。想見仲弓平日也疑這人,故因而發問。夫子所謂可也者,亦是連上面意思說也。仲弓謂「居敬而行簡」,固是居敬後自然能簡,然亦有居敬而不行簡者。蓋居敬則凡事嚴肅,卻要亦以此去律事。凡事都要如此,此便是居敬而不行簡也。 |
| 仲弓問子... : |
仲弓為人簡重,見夫子許其可以南面,故以子桑伯子亦是一箇簡底人來問孔子,看如何。夫子云此人亦可者,以其簡也。然可乃僅可而有未盡之辭。故仲弓乃言「居敬行簡」,夫子以為然。 |
| 仲弓問子... : |
行夫問子桑伯子。曰:「行簡,只就臨民上說。此段若不得仲弓下面更問一問,人只道『可也簡』,便道了也是利害。故夫子復之曰:『雍之言然。』這亦見仲弓地步煞高,是有可使南面之基,亦見得他深沉詳密處。論來簡已是好資稟,較之繁苛瑣細,使人難事,亦煞不同。然是居敬以行之,方好。」 |
| 仲弓問子... : |
問:「『居敬行簡』之『居』,如居室之『居』?」先生應。復問:「何謂簡?」曰:「簡是凡事據見定。」又曰:「簡靜。」復問:「『簡者不煩之謂』,何謂煩?」曰:「煩是煩擾。」又曰:「居敬是所守正而行之以簡。」 |
| 仲弓問子... : |
居敬、行簡,是兩件工夫。若謂「居敬則所行自簡」,則有偏於居敬之意。 |
| 仲弓問子... : |
問「居敬而行簡」。曰:「這箇是兩件工夫。如公所言,則只是居敬了,自然心虛理明,所行自簡,這箇只說得一邊。居敬固是心虛,心虛固能理明。推著去,固是如此。然如何會居敬了,便自得他理明?更有幾多工夫在。若如此說,則居敬行簡底,又那裏得來?如此,則子桑伯子大故是箇居敬之人矣。世間有那居敬而所行不簡。如上蔡說,呂進伯是箇好人,極至誠,只是煩擾。便是請客,也須臨時兩三番換食次,又自有這般人。又有不能居敬,而所行卻簡易者,每事不能勞攘得,只從簡徑處行。如曹參之治齊,專尚清靜,及至為相,每日酣飲不事事,隔牆小吏酣歌叫呼,參亦酣飲歌呼以應之,何有於居敬耶!據仲弓之言,自是兩事,須子細看始得。」又曰:「須是兩頭盡,不只偏做一頭。如云內外,不只是盡其內而不用盡其外;如云本末,不只是致力於本而不務乎其末。居敬了,又要行簡。聖人教人為學皆如此,不只偏說一邊。」 |
| 仲弓問子... : |
問:「注言:『自處以敬,則中有所主而自治嚴。』程子曰:「居敬則心中無物,故所行自簡。』二說不相礙否?」先生問:「如何?」曰:「看集注是就本文說,伊川就居簡處發意。」曰:「伊川說有未盡。」宇。 |
| 仲弓問子... : |
胡問:「何謂行簡?」曰:「所行處簡要,不恁煩碎,居上煩碎,則在下者如何奉承得!故曰『臨下以簡』,須是簡。程子謂敬則自然簡,只說得敬中有簡底人。亦有人自處以敬,而所行不簡,卻說不及。聖人所以曰居敬,曰行簡,二者須要周盡。」 |
| 仲弓問子... : |
居敬行簡,是有本領底簡;居簡行簡,是無本領底簡。程子曰:「居敬則所行自簡。」此是程子之意,非仲弓本意也。 |
| 仲弓問子... : |
胡叔器問:「『居敬則心中無物,而所行自簡』,此說如何?」曰:「據某看,『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它說『而行簡以臨民』,則行簡自是一項,這『而』字是別喚起。今固有居敬底人,把得忒重,卻反行得煩碎底。今說道『居敬則所行自簡』,恐卻無此意。『臨下以簡,御眾以寬』。簡自別是一項,只是揀那緊要底來行。」又問:「看『簡』字,也有兩樣。」曰:「只是這箇簡,豈有兩樣!」又曰:「看它諸公所論,只是爭箇『敬』字。」 |
| 仲弓問子... : |
叔器問:「集注何不全用程說?」曰:「程子只說得一邊,只是說得敬中有簡底意思,也是如此。但亦有敬而不簡者,某所以不敢全依它說。不簡底自是煩碎,下面人難為奉承。『御眾以寬,臨下以簡。』便是簡時,下面人也易為奉承,自不煩擾。聖人所以說『居敬行簡』,二者須是兩盡。」義剛問:「敬是就心上說,簡是就事上說否?」曰:「簡也是就心上做出來。而今行簡,須是心裏安排後去行,豈有不是心做出來!」 |
| 仲弓問子... : |
問:「居敬則內直,內直則外自方。居敬而行簡,亦猶內直而外方歟?若居簡而行簡,則是喜靜惡動、怕事苟安之人矣。」曰:「程子說『居敬而行簡』,只作一事。今看將來,恐是兩事。居敬是自處以敬,行簡是所行得要。」 |
| 仲弓問子... : |
問:「伊川說:『居敬則心中無物而自簡。』意覺不同。」曰:「是有些子差,但此說自不相害。若果能居敬,則理明心定,自是簡。這說如一箇物相似,內外都貫通。行簡是外面說。居敬自簡,又就裏面說。看這般所在,固要知得與本文少異,又要知得與本文全不相妨。」 |
| 仲弓問子... : |
問:「『仲弓問子桑伯子』章,伊川曰:『內主於敬而簡,則為要直;內存乎簡,則為疏略。仲弓可謂知旨者。』但下文曰:『子桑伯子之簡,雖可取而未盡善,故夫子云可也。』恐未必如此。『可也簡』,止以其簡為可爾。想其他有未盡善,特有簡可取,故曰可也。游氏曰:『子桑伯子之可也,以其簡。若主之以敬而行之,則簡為善。』楊氏曰:『子桑伯子為聖人之所可者,以其簡也。』夫主一之謂敬,居敬則其行自簡,但下文『簡而廉』一句,舉不甚切。今從伊川游氏楊氏之說。伊川第二第三說皆曰,居簡行簡,乃所以不簡。先有心於簡,則多卻一簡,恐推說太過。既曰疏略,則太簡可知,不必云『多卻一簡』。如所謂『乃所以不簡』,皆太過。范氏曰:『敬以直內,簡以臨人,故堯舜修己以敬,而臨下以簡。』恐敬、簡不可太分說。『居』字只訓『主』字,若以為主之敬而行之簡,則可;以為居則敬而行則簡,則不可。若云修己,臨下,則恐分了。仲弓不應下文又總說『以臨其民也』。」又曰:「子桑伯子其處己亦若待人。據夫子所謂『可也簡』,乃指子桑伯子說。仲弓之言乃發明『簡』字,恐非以子桑伯子為居簡行簡也。尹氏亦曰:『以其居簡,故曰可也。』亦范氏之意。呂氏以為引此章以證前章之說,謝氏以為因前章以發此章之問,皆是旁說。然於正說亦無妨。謝氏又曰:『居敬而行簡,舉其大而略其細。』於『敬』字上不甚切,不如楊氏作『主一而簡自見』。」曰:「『可也簡』,當從伊川說。『剩卻一「簡」字』,正是解太簡之意。『乃所以不簡』之說,若解文義,則誠有剩語;若以理觀之,恐亦不為過也。范固有不密處,然敬、簡自是兩事,以伊川語思之可見。據此文及家語所載,伯子為人,亦誠有太簡之病。謝氏『因上章而發明』之說是。」 |
| 仲弓問子... : |
徒務行簡,老子是也,乃所以為不簡。子桑伯子,或以為子桑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