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 -> -> -> 武散官

《武散官》

电子图书馆
1 武散官:
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光武中兴,以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三公下。明帝初即位,以弟东平王苍有贤才,以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在公上。苍为骠骑辅政,开东閤,延英雄。及苍归国,有骠骑时吏丁牧、周栩,以苍敬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帝闻褒美之。数年复罢。其官属附见大将军后。魏、晋、齐并有之。梁杂号中亦有。陈后主以萧摩诃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加左光禄大夫,特开黄閤,施行马,听事寝堂置鸱尾,如三公制。后魏初,加大则在三司上。太和中制,加大则在都督中外诸军下。后周亦有之。隋开皇中,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将军各二人。十七年,颁铜兽符于骠骑、车骑府。炀帝改骠骑为鹰扬郎将,改车骑为鹰扬副郎将。大唐复改为车骑、骠骑,其制如开皇而益复微矣。故武德元年诏,以军头为骠骑将军,军副为车骑将军。又诏太子诸率府,各置骠骑将军五员,车骑将军十员。后皆省之。显庆元年,乃复置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

2 武散官:
辅国将军:后汉献帝置辅国将军,以伏完为之。晋王浚平吴后,拜辅国大将军。有司奏辅国依比未为达官,不置司马,不给官骑。诏依征、镇给五百大车,增兵五百人为辅国营,给亲骑百人,官骑十人,置司马。宋明帝泰始四年,改为辅师将军,后废帝昱元徽二年复故。梁、后魏、后周、隋并有之。大唐辅国大将军为武散官。

3 武散官:
镇军将军以下:镇军大将军,魏置,文帝以陈群为之。晋则杨骏、胡奋并领镇军将军。齐、后周、隋亦有之。大唐因之。

4 武散官:
冠军将军,魏置,以文钦为之。盖因史记楚义帝以宋义为卿子冠军、汉武帝以霍去病功冠三军封冠军侯之义也。晋亦有之。金章紫绶,给五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历代并有。隋文帝置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品凡十六等,为散号将军,以加泛授。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武官上柱国以下为散实官,将军为散号官。至炀帝时,定令罢之。大唐因之。

5 武散官:
云麾将军,梁置杂号。陈及大唐并有之。

6 武散官:
忠武将军,梁置杂号。陈有之,大唐因之。

7 武散官:
壮武将军,梁置杂号。陈有之,大唐因之。

8 武散官:
宣威将军,大唐置。

9 武散官:
明威将军,梁置杂号。后魏亦有之。大唐因之。

10 武散官:
定远将军,梁置杂号。大唐因之。

11 武散官:
宁远将军,晋置。大唐因之。

12 武散官:
游骑将军,魏置。陈有之。大唐因之。

13 武散官:
游击将军,汉置。武帝以苏建、韩说为之。后汉邓晨亦为之。晋及陈并有之。大唐因之。又置怀化大将军、归德将军以授蕃官。

14 武散官:
诸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校尉为八校,各有司马。后汉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为五校,皆掌宿卫兵,按大驾卤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马,蔡质汉仪曰:“五营司马见校尉,执版不拜。”并属北军中候。时五校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必给,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至灵帝,又置西园八校尉。其名曰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佐军及左右校尉。自魏晋以下,五校之名与后汉同。唯后魏五校各置二十人。

15 武散官:
中垒校尉,汉掌北军营垒门内,又外掌西域。后汉省中垒,但置北门中候,掌监五营。屯骑校尉,汉掌骑士,后汉初改为骁骑,建武十五年复旧。步兵校尉,汉掌上林苑门屯兵。晋阮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之。至隋属鹰扬府。越骑校尉,汉掌越骑,越人内附以为骑也。后汉初改为青巾左校尉,建武十五年复旧。长水校尉,汉掌长水、宣曲胡骑,宣曲观名,胡骑之屯于宣曲者。宋志引韦昭曰:“长水校尉典胡骑,厩近长水,故以为名。长水盖关中小水名也。”又主乌桓骑也。胡骑校尉,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胡骑之屯池阳者,后汉并长水也。射声校尉,汉掌待诏射声士,工射者冥冥中闻声射则中之,因以名也。须待所命而射,故曰待诏射声。虎贲校尉,汉掌轻车,后汉并射声。城门校尉,汉掌京师城门屯兵,凡八屯。后汉掌雒阳城门十二所,若周礼司门。晋干宝注曰:“如今校尉也。”骠姚校尉,汉武以霍去病为之。护乌桓校尉,汉武帝时,乌桓属汉,始于幽州部置之,拥节监领。至后汉,亦谓之领乌桓校尉。后汉主乌桓胡,并领鲜卑。李膺为此官。戊己校尉,汉元帝初元元年置。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此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一说戊己居中,镇覆四方。汉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抚诸国也。护羌校尉,后汉在凉州部,持节,职如护乌桓,主西羌。元康中,改为凉州刺史。儒林校尉,蜀先主以周群为之。南蛮校尉,晋武帝于襄阳置之。元康中,荆州刺史领。江左初省,寻又置于江陵。齐书曰:“晋宋之际,刺史多不领南蛮,别以重人居之。唯齐豫章郡王嶷为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南夷校尉,晋武帝于宁州置之。及江左,改曰镇蛮校尉。西戎校尉,晋武帝于长安置之。元康中,改为雍州刺史。安帝义熙中,又置,治汉中。宁蛮校尉,晋安帝置,治襄阳,以授鲁宗之。护三巴校尉。宋置。齐建元二年,改为刺史。

16 武散官:
武骑尉、屯骑尉、骁骑尉、游骑尉、飞骑尉、旅骑尉、云骑尉、羽骑尉、建节尉、奋武尉、宣惠尉、绥德尉、怀仁尉、守义尉、奉诚尉、立信尉,都十六尉,并隋置,以为武散官。

17 武散官:
昭武、振威、致果、翊卫、宣节、御侮、仁勇、倍戎八校尉,各有副尉,并大唐采前代诸校尉以下旧名置。自镇军将军以下为武散官。

URN: ctp:n55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