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 -> 右第十一章

《右第十一章》

Library Resources
1 右第十一... :
問「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章。曰:「『立象盡意』,是觀奇耦兩畫,包含變化,無有窮盡。『設卦以盡情偽』,謂有一奇一耦,設之於卦,自是盡得天下情偽。繫辭便斷其吉凶。『變而通之以盡利』,此言占得此卦,陰陽老少交變,因其變,便有通之之理。『鼓之舞之以盡神』,未占得則有所疑,既占則無所疑,自然使得人腳輕手快,行得順便。如『大衍』之後,言『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佑神』,『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皆是『鼓之舞之』之意。『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這又是言『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易不過只是一箇陰陽奇耦,千變萬變,則易之體立。若奇耦不交變,奇純是奇,耦純是耦,去那裏見易?易不可見,則陰陽奇耦之用,亦何自而辨?」問:「在天地上如何?」曰:「關天地甚麼事?此是說易不外奇耦兩物而已。『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這是兩截,不相干。『化而裁之』,屬前項事,謂漸漸化去,裁制成變,則謂之變;『推而行之』,屬後項事,謂推而為別一卦了,則通行無礙,故為通。『舉而措之天下謂之事業』,便只是『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謂卦體之中備陰陽變易之形容;『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是說出這天下之動如『鼓之舞之』相似。卦即象也,辭即爻也。大抵易只是一箇陰陽奇耦而已,此外更有何物?『神而明之』一段,卻是與形而上之道相對說。自『形而上謂之道』,說至於『變、通、事、業』,卻是自至約處說入至粗處去;自『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說至於『神而明之』,則又是由至粗說入至約處。『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則說得又微矣。」學履

2 右第十一... :
問:「『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聖人設問之辭?」曰:「也是如此。亦是言不足以盡意,故立象以盡意;書不足以盡言,故因繫辭以盡言。」又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元舊有此語。」又曰:「『立象以盡意』,不獨見聖人有這意思寫出來,自是他象上有這意。『設卦以盡情偽』,不成聖人有情又有偽!自是卦上有這情偽,但今曉不得他那處是偽。如下云:『中心疑者其辭支,誣善之人其辭游。』也不知如何是支是游?不知那卦上見得?」沈思久之,曰:「看來『情偽』只是箇好不好。如剝五陰,只是要害一箇陽,這是不好底情,便是偽。如復,如臨,便是好底卦,便是真情。」學蒙

3 右第十一... :
問:「『立象』、『設卦』、『繫辭』,是聖人發其精意見於書?『變、通、鼓、舞』,是聖人推而見於事否?」曰:「是。」學蒙

4 右第十一... :
「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立象」、「設卦」、「繫辭」,皆為卜筮之用,而天下之人方知所以避凶趨吉,奮然有所興作,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意,故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猶催迫天下之人,勉之為善相似。

5 右第十一... :
問:「『變而通之』,如禮樂刑政,皆天理之自然,聖人但因而為之品節防範,以為教於天下;『鼓之舞之』,蓋有以作興振起之,使之遷善而不自知否?」曰:「『鼓之舞之』,便無所用力,自是聖人教化如此。」又曰:「政教皆有鼓舞,但樂占得分數較多,自是樂會如此而不自知。」因舉橫渠云云。巫,其舞之盡神者。『巫』,從『工』,兩邊『人』字是取象其舞。巫者託神,如舞雩之類,皆須舞。蓋以通暢其和氣,達於神明。」

6 右第十一... :
問:「『鼓之舞之以盡神。』又言:『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鼓舞,恐只是振揚發明底意思否?」曰:「然。蓋提撕警覺,使人各為其所當為也。如初九當潛,則鼓之以『勿用』;九二當見,則鼓之以『利見大人』。若無辭,則都發不出了。」

7 右第十一... :
「鼓之舞之以盡神」,鼓舞有發動之意,亦只如「成天下之亹亹」之義。「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是因易之辭而知吉凶後如此。

8 右第十一... :
「乾坤其易之縕。」向論「衣敝縕袍」,縕是綿絮胎,今看此「縕」字,正是如此取義。易是包著此理,乾坤即是易之體骨耳。㽦。人傑錄云:「縕,如『縕袍』之『縕』,是箇胎骨子。」

9 右第十一... :
問「乾坤其易之縕」。曰:「縕是袍中之胎骨子。『乾坤成列』,便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都成列了,其變易方立其中。若只是一陰一陽,則未有變易在。」又曰:「有這卦,則有變易;無這卦,便無這易了。」又曰:「『易有太極』,則以易為主;此一段文意,則以乾坤為主。」學蒙

10 右第十一... :
「乾坤成列,易立乎其中矣。」乾坤只是說二卦,此易,只是說易之書,與「天地定位,易行乎其中」之「易」不同。行乎其中者,卻是說易之道理。

11 右第十一... :
問:「『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是說兩畫之列?是說八卦之列?」曰:「兩畫也是列,八卦也是列,六十四卦也是列。」學蒙

12 右第十一... :
問:「『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如『易行乎其中』,此固易曉。至如『易立乎其中』,豈非乾坤既成列之後,道體始有所寓而形見?其立也,有似『如有所立卓爾』之『立』乎?」曰:「大抵易之言乾坤者,多以卦言。『易立乎其中』,只是乾坤之卦既成,而易立矣。況所謂『如有所立卓爾』,亦只是不可及之意。後世之論多是說得太高,不必如此說。」蓋卿

13 右第十一... :
「乾坤毀」,此乾坤只言卦。

14 右第十一... :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只是陰陽卦畫,沒這幾箇卦畫,憑箇甚寫出那陰陽造化?何處更得易來?這只是反覆說「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只是說揲蓍求卦,更推不去,說做造化之理息也得。不若前說較平。

15 右第十一... :
「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易,體也;乾坤健順,用也。

16 右第十一... :
形是這形質,以上便為道,以下便為器,這箇分別得最親切,故明道云:「惟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又曰:「形以上底虛,渾是道理;形以下底實,便是器。」

17 右第十一... :
問:「『形而上下』,如何以形言?」曰:「此言最的當。設若以『有形、無形』言之,便是物與理相間斷了。所以謂『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間,分別得一箇界止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別而不相離也。」

18 右第十一...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箇道理;器是形跡,事事物物亦皆有箇形跡。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賀孫

19 右第十一... :
「形而上謂道,形而下謂器。」這箇在人看始得。指器為道,固不得;離器於道,亦不得。且如此火是器,自有道在裏。夔孫

20 右第十一... :
「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皆有其理;事物可見,而其理難知。即事即物,便要見得此理,只是如此看。但要真實於事物上見得這箇道理,然後於己有益。「為人君,止於仁;為人子,止於孝。」必須就君臣父子上見得此理。大學之道不曰「窮理」,而謂之「格物」,只是使人就實處窮竟。事事物物上有許多道理,窮之不可不盡也。

21 右第十一... :
「伊川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須著如此說。』」曰:「這是伊川見得分明,故云『須著如此說』。『形而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物。如此開說,方見分明。如此了,方說得道不離乎器,器不遺乎道處。如為君,須止於仁,這是道理合如此。『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這是道理合如此。今人不解恁地說,便不索性。兩邊說,怎生說得通?」賀孫

22 右第十一... :
問:「如何分形、器?」曰:「『形而上者』是理;才有作用,便是『形而下者』。」問:「陰陽如何是『形而下者』?」曰:「一物便有陰陽。寒暖生殺皆見得,是『形而下者』。事物雖大,皆『形而下者』,堯舜之事業是也。理雖小,皆『形而上者』。」祖道

23 右第十一... :
「『形而上者謂之道』一段,只是這一箇道理。但即形器之本體而離乎形器,則謂之道;就形器而言,則謂之器。聖人因其自然,化而裁之,則謂之變;推而行之,則謂之通;舉而措之,則謂之事業。裁也,行也,措也,都只是裁行措這箇道。」曰:「是。」

24 右第十一... :
問「化而裁之謂之變」。曰:「化,是漸漸移將去;截斷處便是變。且如一日是化,三十日截斷做一月,便是變。」又曰:「最是律管長短可見。」胡泳

25 右第十一... :
「化而裁之。」化是因其自然而化,裁是人為,變是變了他。且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須待一日日漸次進去,到那滿時,這便是化。自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聖人去這裏截做四時,這便是變。化不是一日內便頓然恁地底事。人之進德亦如此。「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時便立,須從十五志學漸漸化去,方到。橫渠去這裏說做「化而裁之」,便是這意。柔變而趨於剛,剛化而趨於柔,與這箇意思也只一般。自陰來做陽,其勢浸長,便覺突兀有頭面。自陽去做陰,這只是漸漸消化去。這變化之義,亦與鬼神屈伸意相似。淵。方子錄云:「陽化而為陰,只恁消縮去,無痕跡,故謂之化。陰變而為陽,其勢浸長,便覺突兀有頭面,故謂之變。」

26 右第十一... :
變、化二者不同,化是漸化,如自子至亥,漸漸消化,以至於無。如自今日至來日,則謂之變,變是頓斷有可見處。橫渠說「化而裁之」一段好。

27 右第十一... :
「橫渠說『化而裁之謂之變』一句,說得好。不知本義中有否?」曰:「無。」「但尋常看此一句,只如自初九之潛,而為九二之見,這便是化;就他化處截斷,便是變?」曰:「然。化是箇亹亹地去,有漸底意思。且如而今天氣漸漸地涼將去,到得立秋,便截斷,這已後是秋,便是變。」問:「如此,則『裁之』乃人事也。」曰:「然。」

28 右第十一... :
問:「『化而裁之謂之變』,又云『存乎變』,是如何?」曰:「上文『化而裁之』,便喚做變。下文是說變處見得『化而裁之』。如自初一至三十日便是化,到這三十日裁斷做一月,明日便屬後月,便是變。此便是『化而裁之』,到這處方見得。」學履

29 右第十一... :
「化而裁之存乎變」,只在那化中裁截取便是變,如子丑寅卯十二時皆以漸而化,不見其化之之跡。及亥後子時,便截取是屬明日,所謂變也。

30 右第十一... :
「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裁,是裁截之義。謂如一歲裁為四時,一時裁為三月,一月裁為三十日,一日裁為十二時,此是變也。又如陰陽兩爻,自此之彼,自彼之此,若不截斷,則豈有定體?通,是「通其變」。將已裁定者而推行之,即是通。謂如占得乾之履,便是九三乾乾不息,則是我所行者。以此而措之於民,則謂之事業也。

31 右第十一... :
「化而裁之」,方是分下頭項:「推而行之」,便是見於事。如堯典分命羲和許多事,便是「化而裁之」;到「敬授人時」,便是「推而行之」。學履

32 右第十一... :
問:「易中多言『變通』,『通』字之意如何?」曰:「處得恰好處便是通。」問:「『往來不窮謂之通』,如何?」曰:「處得好,便不窮。通便不窮,不通便窮。」問:「『推而行之謂之通』,如何?」曰:「『推而行之』,便就這上行將去。且如『亢龍有悔』,是不通了;處得來無悔,便是通。變是就時、就事上說,通是就上面處得行處說,故曰『通其變』。只要常教流通不窮。」問:「如『貧賤、富貴、夷狄、患難』,這是變;『行乎富貴,行乎貧賤,行乎夷狄,行乎患難』,至於『無入而不自得』,便是通否?」曰:「然。」

URN: ctp:n59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