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earch details:
Scope: 珠上 Request type: Paragraph
Condition 1: References "新遭大憂,法禁未設" Matched:1.
Total 1 paragraphs. Page 1 of 1.

《珠上》

Library Resources
1 珠上:
《說文》曰:珠,蚌之陰精也。

2 珠上:
《尚書·禹貢》曰:徐州厥貢,淮夷蠙蛛。淮、夷二水,出蠙蛛也。

3 珠上:
《周禮·天官·玉府》:若王合諸侯,則共珠盤玉敦。鄭玄曰:敦、盤類,珠、玉必為飾。

4 珠上:
《左傳·哀公》曰:衛太叔疾出奔宋,臣向為宋向魋臣。納美珠焉,與之城鉏。城鉏,宋邑。宋公求珠,魋不與,由是得罪。

5 珠上:
又《哀下》曰:越圍吳,晉趙鞅使楚隆告于吳王曰:「寡君之老無恤,使臣隆敢展謝其不共。展,陳也。黃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齊盟,曰好惡同之。今君在難,無恤不敢憚勞,非晉國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為大夫憂,拜命之辱。」與之一簞珠。簞,小笥。

6 珠上:
《爾雅》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陽永安縣東北也。

7 珠上:
《尚書考靈曜》曰:卯金出軫,握命孔符,赤用藏,龍吐珠也。鄭玄注曰:藏,秘也。寶物,喻道也。赤漢將用天之秘道。

8 珠上:
《尚書考靈曜》曰:甲子冬至,日月五緯,俱起牽牛,日月若編珠。

9 珠上:
《春秋保乾圖》曰:吐珠於澤,誰能不含?宋均注曰:珠出於野澤之中,誰能不含取以為寶也?

10 珠上:
《禮斗威儀》曰:王者政平,德至淵泉,則江海出明珠。

11 珠上:
又《戴禮》曰:玉居山而鬧塑潤,淵生珠而岸不枯。

12 珠上:
《韓詩外傳》曰:良珠度寸,雖有百仞之水,不能奄其耀也。

13 珠上:
《韓詩內傳》曰:漢女所弄珠,如荊雞卵。

14 珠上:
《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百寶用,則珠母見,珠母璣鏡。宋均曰:事神明得,則大珠有光,可以為鏡。德至淵,則海出名珠。

15 珠上:
《史記》曰:樂毅遺燕王書曰:「齊王遁走莒,僅以身免,珠玉財寶盡收入於燕。」
又曰:魏王與齊威王會田於郊。魏王曰:「若寡人國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國而無寶乎?」事具寶門。
又曰:漢王賜張良金百溢,白珠二升。良具以獻項伯。
又曰:鄒陽上書曰:「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案劍相盻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16 珠上:
《漢書》景帝詔曰: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吏發民,若取黃金者,坐贓為盜。
又曰:董偃與母賣珠為事。偃十三,隨母養館陶公主家。左右言其姣好,召見,曰:「吾為養之得幸。」

17 珠上:
又《地理志》曰:武帝時,使使入海市明珠到國,圍二寸已下。
又曰:霍光廢昌邑王,太后被珠襦,坐武帳,召王伏前聽詔。
又曰:成帝時,王章死,妻子皆徙合浦。王商輔政,曰:「還章妻子故鄉。」其家屬皆采珠,致產數百萬。

18 珠上:
范曄《後漢書》曰:光武耳不聽鄭衛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又曰:董卓擅朝政,呂布斬之,長安中民悉賣珠玉市酒肉相慶,填滿街肆。
又曰:馬援在交址,常餌薏苡實。及軍還,載之一車。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也。

19 珠上:
司馬彪《續漢書》曰:天竺國,一名身毒,出琉璃、珠璣。
又曰:扶風人士孫奮居富而性吝。梁冀認奮母為其守藏婢,云盜白珠十斛也。

20 珠上:
《後漢書》曰:珠,蚌中陰精也。玓瓅,明珠色也。璣,珠不圓也。夫餘出珠,大如酸棗。

21 珠上:
《東觀漢記》曰:永建四年,漢陽太守文礱獻大珠。詔曰:「海內頗有災異,而礱不推忠竭誠,而喻明珠之瑞求媚。今封珠卻還。」
又曰:顯宗時,鍾離意為尚書。時交址太守坐贓千金,征還伏法,以其資物頒賜群臣。意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賜。上怪而問其故,對曰:「臣聞孔子忍渴於盜泉之水,曾參回車於勝母之閭,惡名也。此贓穢之物,誠不敢拜。」帝嗟嘆曰:「清乎,尚書之言!」乃更以庫錢三十萬賜意。
又曰:和熹后時,新遭大憂,法禁未設。宮中亡大珠一篋,主名不立。太后乃親自臨見宮人,一一間鬩,察其顏色,開示恩信。宮人盜者,即時首服。

22 珠上:
謝承《後漢書》曰:孟嘗為合浦太守,郡俗舊采珠以易米。先時,二千石貪穢,使人采珠,積以自入。珠忽徙去,合浦無珠,餓死者盈路。孟嘗化行,一年之間,去珠復還。
又曰:汝南李敬少時遷趙相。奴於鼠穴中,得系珠及珰珥相連。以問主簿,主簿曰:「前相夫人昔亡珠,不知所在。疑其子婦竊之,因去婦。」敬送珠付前相,慚,乃還去婦。
又曰:豫章黃向辰,步路中得珠琪一囊,可直三百餘萬。求主還之,主欲以半物謝向,向委去不顧也。

23 珠上:
《魏書》曰:卞皇后性儉約,不尚華麗,無文繡珠玉,器皆黑漆。太祖嘗得名珰數具,命后自選一具,后取其中者。太祖問其故,對曰:「取其上者為貪,取其下者為偽,故取其中者。」

24 珠上:
《魏志》曰:文帝問蘇則曰:「前西域通使敦煌,獻徑寸大珠,可復求市得不?」則曰:「若陛下德流沙漠,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帝默然。
又曰:公孫淵以遼東叛,遣田豫以本官督青州刺史程喜。喜內懷不服,軍事之際,多相違錯。喜知帝寶愛明珠,乃密上:「豫雖有戰功,而禁令寬馳,所得器仗珠銀,甚多放散,不皆簿官。」由是功不見列。
又曰:文帝作《終制》曰:「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柙。」

25 珠上:
《典略》曰:臨淄侯曹植與楊修書曰:「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

26 珠上:
《魏略》曰:大秦國出夜光珠、真白珠。夫餘出珠,大如酸棗。

27 珠上:
《魏志》曰:東夷俗以瓔珠為財寶,或以綴衣為飾,或以懸頸垂耳至於袂。不以金銀錦罽為珍。
又曰:倭國女王壹與遣大夫率善等獻真白珠五十孔,青大勾珠二枚也。

28 珠上:
《蜀志》曰:秦密奏記,益州牧劉焉薦儒士任定祖曰:「甫欲剖蚌求蛛,今乃隨、和炳然,復可嘆哉!」
又曰:宗預復東聘吳,孫權握預手曰:「今君年長,孤亦衰老,恐不復相見!」遺預大珠一斛。

29 珠上:
《吳錄·地理志》曰:朱崖珠宮縣出明月珠。
又曰:袁博,字君游,為淮陵長。其女得壞墻中珰珠百餘,博封上之,詔以賜博。

30 珠上:
《吳志》曰:魏文帝遣使,以馬求易明珠、翡翠。權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馬,何若而不聽其交易?」

31 珠上:
王隱《晉書》曰:武帝詔曰:「御府內省珠玉玩好之物,皆以賜王公也。」

32 珠上:
《晉書》曰:陶璜自交州上表曰:「合浦郡,土地磽確,無有田農。百姓惟以采珠為業,商賈去來以珠貿米。而吳時珠禁甚嚴,慮百姓私散好珠,禁絕來去,人以饑困,又所調猥多,限每不充。今請上珠輸二,次者輸一,粗者蠲除。自十月訖二月,非采珠之時,聽商旅往來如舊。」并從之。

33 珠上:
《晉令》曰:士卒百工,不得服真珠珰珥。

34 珠上:
沈約《宋書》曰:文帝詔太史令錢樂之作小渾天,安二十八宿,中外以白真珠及青黃三色珠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黃道。

35 珠上:
《南史》曰:中天竺國在大月支東南數千里,出火齊,狀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列之則如蟬翼,積之則如紗縠之重沓也。

36 珠上: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錄》曰:建元十年正月,懸珠簾於正殿。

37 珠上:
《後魏書》曰:爾朱世隆將敗,洛中先謠曰:「三月末,四月初,揚灰簸土覓真珠。」至是并驗。
又曰:畢眾敬以篤老乞還桑梓,朝廷許之。眾敬臨還,獻真珠珰四具。

Total 1 paragraphs.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