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雪》

Library Resources
1 雪:
《释名》曰:雪,绥也。水下遇寒凝,绥绥然下也。

2 雪:
《诗》曰:北风其凉,雨雪其滂。
又曰:上天同云,雨雪氛氛。氛氛,雪貌也。丰年之冬,必有积雪。
又曰:文王以天子之命,命将帅,歌《采薇》以遣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又曰:蜉蝣掘阅,麻衣如雪。郑玄注曰:“喻曹昭公君臣朝夕变易衣服。麻衣,深衣也。”

3 雪:
《礼》曰:孟春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

4 雪:
《传》曰:隐公九年三月庚辰,大雨雪。平地尺为大雪。三月,今正月也。大雪失时也。
又曰:楚子次于乾溪。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秦所遗羽衣也。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5 雪:
《易通卦验》曰:《乾》得《坎》之《蹇》,则当夏雨雪。

6 雪:
《诗推度灾》曰:逆天地,绝人伦,当夏雨雪。

7 雪:
《大戴礼》曰: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

8 雪:
《春秋元命苞》曰:阴阳凝而为雪。

9 雪:
《史记》曰: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弊,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

10 雪:
《汉书》曰:汉女者,居东海养姑,姑女谗之于姑。姑诣太守。诉而杀之。五月下雪。
又曰:苏武使于单于,单于幽武置大窖中,绝,不与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因以为神。
又曰:壶广鞮单于,自将领万骑击乌孙,会天大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

11 雪:
《续汉书》曰:赤眉入安定北地,逢大雪,坑谷皆满,多冻死。

12 雪:
《晋书》曰:王恭衣鹤氅,雪中行,时人谓之神仙中人。
又曰:太傅谢安,雪骤降,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客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又曰:东瀛公腾公姓司马,名腾。伐石勒,于常山屯营。时天大雪。有一处方数丈,融液,怪而掘之,得一玉马高尺许,以为晋家之瑞。

13 雪:
《晋朝杂事》曰:太康七年,河阴雨赤雪二顷。

14 雪:
《宋书》曰:大明中元日,雪花降殿庭,左将军谢庄下殿,雪暴衣白。上以为嘉瑞,群臣皆作《雪花诗》。

15 雪:
崔鸿《北凉录》曰:先酒泉南有铜驼山,大雨雪。沮渠蒙逊遣工取之,得铜数万斤。

16 雪:
《宋齐语》曰: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17 雪:
《唐书》曰:郭元振为安西大都护。时西突厥首领乌质勒部落强盛,款塞通和,元振就其牙帐计会军事。时天大雪,元振立于帐前,与乌质勒言议。须臾,雪深风冻,元振未尝移足。乌质勒年老,不胜寒苦,会罢而死。

18 雪:
《录异传》曰:汉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自出案行,见民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19 雪:
《韩诗外传》曰: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

20 雪:
皇甫谧《高士传》曰:世莫知焦光所出,野火烧其庐,先因露寝。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

21 雪:
《穆天子传》曰: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死人,天子作《黄竹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黄竹负閟寒。”閟,闭也。音秘。
又曰:雨雪,天子猎于钘山之西河。

22 雪: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之上药有玄霜绛雪。”

23 雪:
《烈士传》曰:羊角哀、左伯桃相与为死友。闻楚王好士,欲往仕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并衣粮与角哀,入树而死。

24 雪:
《陆机别传》曰:机诛日,平地尺雪,时人以为冤。

25 雪:
《曹摅别传》曰:摅为洛阳令,于时大雪,而宫门夜忽失行马。摅曰:“此非他窃,理可保明,必是门士以疗寒。”验之而具服。

26 雪:
王子年《拾遗记》曰:穆王东至大𢹍之谷,西王母来进嵰州甜雪。嵰州去玉门三十万里,地多寒,雪霜露著木石之上,皆融而甘,可以为果也。
又曰:周灵王起昆昭之台,召诸方士。有二人乘龙飞游之辇,王迎之上席,酣醒。时天赤旱地裂,其一人先倡能为霜雪,王乃请焉。于是引气一吸,则云起雪飞。
又曰:广延之国去燕七万里,在扶桑东,其地寒,盛夏之日冰厚至丈。常雨青雪,冰霜之色,皆如绀碧。

27 雪:
《沙洲记》曰:自龙涸至大浸川一千九百里,昼肃肃,常有风寒。七月,雨便是雪,遥望四山,皓然皆白。

28 雪:
《西京杂记》曰:董仲舒曰:“太平之世,雪不封条,凌弭毒害而已。”

29 雪:
《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30 雪:
《曾子》曰:阴气胜则凝为雪。

31 雪:
《孟子》曰:滕文公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牛目。群臣请弛期,太子不许,惠公谏曰:“昔王季葬涡山之尾,滦水啮其墓,见棺。文王曰:先君欲见群臣百姓矣。乃出为帐,三日而后葬。今太子亦宜曰先王欲少留而抚社稷,故使雪甚,弛期而更为日,比文王义也。”太子曰:“善!”
又曰: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曰:“为人上而不与民同乐者,非也。”

32 雪:
《晏子春秋》曰:景公时雨雪三日,公被狐白之裘见晏子。公曰:“怪哉,雨雪三日不寒。”晏子曰:“古之贤君饱而知人饥,温而知人寒。”公曰:“善!”乃脱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33 雪:
《秦子》曰:今欲骋光日下,显白雪中,不可得也。

34 雪:
《孙子》曰:昔卫君重裘累茵而坐,见路有负薪而哭之者,问:“何故也?”对曰:“雪下衣薄,是以哭之。”于是卫君惧,见于颜色曰:“为君而不知民,孰以我为君!”于是开府金,出仓粟,以赈贫。

35 雪:
《淮南子》曰:欲灭迹而走雪中。

36 雪:
《金匮》曰:武王伐纣,都洛邑,阴寒,雨雪十余日,深丈余。甲子平旦,不知何五大夫乘马车从两骑止门外,王使太师尚父谢五大夫宾幸临之,失不先闻,方修法服,太师尚父使人持一器粥出,进五车两骑曰:“先生大夫在内方对天子,寒,故进热粥却寒。”粥皆毕,使者具以告尚父,尚父问武王曰:“客可见矣!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雨师耳!”王曰:“不知有名乎?”曰:“南海神曰祝融,东海神曰勾芒,北海曰玄冥,西海曰蓐收。”河伯雨师请使谒者于殿下门内引祝融五神,皆惊,相视而叹。

37 雪:
《语林》曰: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开室命酌,四望皎然,因咏《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在剡,乘兴棹舟,经宿方至。既造门而返,或问之,对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安道。”

38 雪:
《泛胜之书》曰:取雪汁渍原蚕屎五六日,待释,手挼之,和谷种之,能御旱,故谓雪为“五谷精”也。

39 雪:
《山海经》曰:由首之山,小咸之山,空桑之山,冬夏有雪。

40 雪:
《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并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其由地发,不从天降。

41 雪:
《琴操》曰:曾子耕太山下,雨雪,不得归,思父母,作《梁山操》。

42 雪:
《广志》曰:云南郡四五月犹积皓雪,代郡以五月山阴犹宿雪,八月末复雪。

43 雪:
宋玉对问曰:客有歌于郢中,始曰下俚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及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而和弥寡。

44 雪:
宋谢惠连《雪赋》曰: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奕奕,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莲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鷴失素。”

45 雪:
《楚辞·九辩》曰:雪霰纷糅。女救反。
又曰:魂来归兮,北方不可止。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又曰:霰雪纷其无恨些,云霏霏而承宇些。

46 雪:
司马相如《美人赋》曰:时既西夕,玄阴晦冥,凉风萧然,素雪飘零。

47 雪:
伏系之《雪赋序》曰:结阴凝雪,皎如帔素。

48 雪:
谢灵运诗曰: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49 雪:
乐府歌诗曰: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50 雪:
庾肃之《雪赞》曰:皓若天汉,色逾玉粲。

51 雪:
李颙《悲四时》曰:云霮徒敢反。徒对反。以时兴,雪联翩而聚密。枯林皦如琼干,空岫朗若玉室。

52 雪:
王韶之《咏雪离合》曰:霰先集兮雪霏霏,散辉素兮被檐庭。曲室寒兮朔风厉,川陆涸兮百籁鸣。

URN: ctp:n36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