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婚姻上》

Library Resources
1 婚姻上:
《易·歸妹·九四》曰:歸妹愆期,遲歸有時。夫以不正無應而適人也。必須彼道窮盡,無所與交,然後乃可以往。故愆期遲歸,以待時也。

2 婚姻上:
又《咸卦》曰:咸,亨,利貞,取女吉。山澤以氣通,男女以禮感,男女初嫁之象,所以為禮。《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萬物感陽氣而生,民感聖人之化而和。悖政感天而生。

3 婚姻上:
《毛詩·鵲巢·何彼秾矣》曰:《何彼秾矣》,美王姬也。雖則王姬,亦下嫁於諸侯,猶執婦道,以成肅雍之德也。

4 婚姻上:
又《國風》曰:《谷風》,刺夫婦失道也。衛人化其上,淫於新婚而棄其舊室,夫婦離絕,國俗傷敗焉。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僶俛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又曰:《綢繆》,刺晉亂也。國亂則婚姻不得其時焉。不得其時,謂不及中春之月。
又曰:《東門之楊》,刺時也。婚姻失時,男女多違,親迎女猶有不至者也。東門之楊,其葉牂牂。興也。牂牂然盛貌,言男女失時不逮秋冬。箋云:楊葉牂牂,三月中也。興者,言時晚也。失仲春之月。婚以為期,明星煌煌。期而不至也。箋云:親迎之禮以婚時,女留他色,不肯時行,乃至大星煌煌也。
又曰:《有狐》,刺時也。衛之男女失時,喪其妃耦焉。古者國有凶荒,則殺禮而多婚,會男女之無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育,生長也。

5 婚姻上:
又《小雅》曰:《我行其野》,刺宣王也。刺其不正嫁娶之數而有荒政,多淫婚之裕。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爾居。樗,惡木也。箋云:樗之蔽取芾始生。謂仲春之時,嫁娶之月,婦之父、婿之父相謂婚姻言我也。我乃以此二父之命,故我就女居,我豈其無禮來乎?責之也。我行其野,言采其遂。婚姻之故,言就爾宿。

6 婚姻上:
又《文王·大明》曰:贄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贄國,任姓也。贄國之中女也。王季,大任之子、文王父也。大任從殷商之畿內嫁為婦于周之京,配王季,共行仁義之德,同志意也。

7 婚姻上:
《大戴禮·逸禮》曰:子孫娶妻嫁女,必擇孝梯世世有行義者。是則其子孫慈悌孝愛,不敢淫暴。黨無不善,三族輔之。故鳳皇生而有仁義之意,虎狼生而有貪戾之心。嗚呼,戒之哉!無養乳虎,將傷天下。

8 婚姻上:
《儀禮》曰:記士婚禮,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諸一禰廟,辭無不腆,無辱。摯不用死,皮帛必可制。臘必用鮮,魚用鮒,必殽全。

9 婚姻上:
《禮記·曲禮上》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見媒往來傳婚姻之言,乃相知姓名。非受幣,不交不親。故書日月以告君,齋戒以告鬼神,為酒食以召鄉黨寮友,以厚其別也。娶妻不娶同姓,故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

10 婚姻上:
又《曲禮下》曰: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於國君曰備酒漿,於大夫曰備灑掃。納女猶致女也。

11 婚姻上:
又《曾子問》曰: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親骨肉也。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重世變也。

12 婚姻上:
又《郊特牲》曰:夫婚禮,萬世之始也。娶于異姓,所以附遠厚別。幣必誠,辭無不腆,誠,信也。腆猶膳也。告之以直信。直,正也。二者所以殺婦正直也。信,事人也;信婦德也。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親迎,男先於女,剛柔之義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義一也。執贄以相見,敬章別也。男女別,然後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然後萬物安。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婿親迎授綏,親之也。親之也者,敬之也。敬而親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義由此始。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

13 婚姻上:
又《雜記下》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納幣謂婚禮納征也。十個為束,貴成數也。兩者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則每卷二束也。合之謂四十尺,謂之匚人,由匹偶之云也。

14 婚姻上:
又《祭統》曰:國君娶夫人之辭曰:「請君之玉女,與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廟社稷。」此求助之本也。

15 婚姻上:
又《經解》曰:婚姻之禮廢,則夫妻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

16 婚姻上:
又《哀公問》曰:哀公問於孔子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婚為大。大婚既至,冕而親迎,親之也。」公曰:「冕而親迎,不己重乎?」已猶大也。怪親迎乃服祭服也。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己重乎?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婚,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己重焉!」

17 婚姻上:
又《婚義》曰: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婚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致禮幣為征信也。請期,求請迎之吉也。皆主人筵幾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婚禮也。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丞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婿執雁而入,揖讓,升,再拜奠雁。蓋親授之于父母也。

18 婚姻上:
又《外傳》曰:古者謂婚姻為兄弟,因成兄弟之義也。婿曰婚,以昏時往;婦曰姻。因婿之來則從之而去。又婿之父曰姻,婦之父曰婚。《爾雅》:取其內外父黨之新者。婿者,陽也;婦者,陰也。日往而陰氣至也。昏時日往則月來,陽往陰來之義。
又曰:夏殷五世之後則通婚姻。周公制禮,百世不通,所以別禽獸也。

19 婚姻上:
《左傳·文公上》曰:逆婦姜於齊。卿不行,非禮也。

20 婚姻上:
又《成下》曰: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先君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

21 婚姻上:
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之婚姻也。君來賜命曰:『吾與汝伐狄。』寡君不敢顧婚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使。」

22 婚姻上:
又《成下》曰:聲伯之母不聘。不聘,無媒禮。穆姜曰:「吾不以妾為姒。」生聲伯而出之,嫁於齊。

23 婚姻上:
又《定上》曰:楚昭王敗,鍾建負季羋以逃。王將嫁季羋,辭曰:「所以為女子,遠丈夫也。鍾建負我矣。」以妻鍾建。

24 婚姻上:
又《哀上》曰:劉氏范氏世為婚姻。劉氏,周卿士。范氏,晉大夫。

URN: ctp:n38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