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Song-Ming -> 太平御覽 -> 工藝部一 -> 射上 -> 18 - Parallel passages[More information]
《晉書》曰:劉曜,字永明。身長九尺六寸,垂手過膝。雄武有膂力,射鐵,入一寸焉,時號神射也。
又曰:庾翼時有眾四萬,詔加都督征討諸軍事。師次襄陽,大會僚佐,陳旌甲,親授弧矢曰:「我之行也,若此射矣。」遂三起三疊,徒眾屬目,其氣十倍。
又曰:庾翼鎮武昌,謝尚數詣翼諮謀軍事。嘗與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當以鼓吹相賞。」尚應聲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給之。
又曰:楊濟遷太子太傅。濟有才藝,常從帝校獵北邙山下,與侍中王濟俱著布褲褶,騎馬,執角弓,在輦前。猛獸突出,帝令濟射之,應弦而倒。須臾復一出,濟受詔,又射殺之。六軍大叫稱快。
又曰:魏舒累遷后將軍鍾毓長史,每與參佐射,舒常為畫籌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滿數。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貌閑雅,發無不中,舉坐愕然,莫有敵者。毓嘆而謝曰:「吾之不足以盡卿才,有如此射矣。」
又曰:江州刺史庾悅,隆安中為司徒長史。曾至京口,劉毅時甚窶,先就府借東堂與親故出射,而悅與僚佐徑來詣。毅告之曰:「毅輩迍否之人,合一射甚難。雖於諸堂并可,望以今日見讓。」悅不許。射者皆散,惟毅留射如故。
又曰:王愷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王濟請以錢千萬,與牛對射而賭之,愷亦自恃其能,令濟先射,一發破的。因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而至,一割便已。
《太平御覽·劉曜》: 劉曜,字永明, 《太平御覽·射上》: 劉曜,字永明。 《三國志·先主傳》: 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 《藝文類聚·耳》: 先主長七尺五寸,垂臂下膝, 《太平御覽·蜀劉備》: 身長七尺五寸,垂臂下膝, 《太平御覽·劉曜》: 身長九尺三寸,手垂過膝, 《太平御覽·呂隆》: 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 《太平御覽·陳頊》: 身長八尺三寸,手垂過膝。 《太平御覽·劉曜劉后》: 長七尺八寸,手垂過膝, 《太平御覽·陳頊柳后》: 身長七尺二寸,手垂過膝。 《太平御覽·耳》: 先主長七尺五寸,垂臂下膝, 《太平御覽·臂》: 先主長七尺五寸,自顧見耳,垂臂下膝。 《太平御覽·品藻中》: 長八尺五寸,垂臂過膝, 《太平御覽·射上》: 身長九尺六寸,垂手過膝。 《孔子家語·困誓》: 其長九尺有六寸, 《孔叢子·嘉言》: 長九尺有六寸,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長九尺有六寸, 《史記·孔子世家》: 長九尺六寸。 《周禮·冬官考工記》: 戈柲六尺有六寸, 《周禮·冬官考工記》: 長六尺有六寸, 《周禮·冬官考工記》: 戈柲六尺有六寸。 《周禮·冬官考工記》: 六尺有六寸, 《周禮·冬官考工記》: 弓長六尺有六寸, 《抱朴子·袪惑》: 長九尺六寸, 《金樓子·興王》: 身長九尺一寸, 《金樓子·興王》: 身長九尺九寸, 《藝文類聚·帝禹夏后氏》: 身長九尺二寸, 《太平御覽·夏帝禹》: 身長九尺二寸, 《太平御覽·弓》: 為弓長六尺有六寸, 《太平御覽·面》: 今將軍身長九尺二寸, 《太平御覽·長中國人》: 禹長九尺九寸, 《太平御覽·相似》: 其形長九尺有六寸, 《太平御覽·相似》: 其長九尺有六寸, 《太平御覽·鼓》: 長六尺有六寸, 《太平御覽·射上》: 身長九尺六寸, 《太平御覽·枕》: 戈秘六尺有六寸, 《太平廣記·臥石》: 長九尺六寸, 《太平御覽·安祿山》: 垂手過膝, 《太平御覽·相中》: 垂手過膝, 《太平御覽·射上》: 垂手過膝。 《世說新語·豪爽》: 師次于襄陽。大會參佐,陳其旌甲,親授弧矢曰:「我之此行,若此射矣!」遂三起三疊,徒眾屬目,其氣十倍。 《太平御覽·射上》: 師次襄陽,大會僚佐,陳旌甲,親授弧矢曰:「我之行也,若此射矣。」遂三起三疊,徒眾屬目,其氣十倍。 《太平御覽·鼓吹樂》: 翼呼共射,曰:「君若破的,當以鼓吹相賞。」尚應聲中之,翼即以副鼓吹給之。 《太平御覽·射上》: 嘗與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當以鼓吹相賞。」尚應聲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給之。 《太平御覽·袴褶》: 遷太子太傅。濟有才藝,嘗從武帝校獵北邙下,與侍中王濟俱著布袴褶,騎馬執角弓在輦前。 《太平御覽·射上》: 楊濟遷太子太傅。濟有才藝,常從帝校獵北邙山下,與侍中王濟俱著布褲褶,騎馬,執角弓,在輦前。 《太平御覽·射上》: 猛獸突出,帝令濟射之,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獵上》: 遇猛獸突圍,獵徒并散。熹射之,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唐高祖神堯皇帝》: 所射七十發,皆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戰下》: 所射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箭上》: 謹令杰射之,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勇五》: 繞捶射之,莫不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射上》: 帝令濟射之,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射中》: 洪馳馬射之,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獵上》: 熹射之,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鹿》: 唐又射鹿母,應弦而倒。 《太平廣記·吳唐》: 唐又射之,應弦而倒。 《漢書·李廣蘇建傳》: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陣》: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戰下》: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營壘》: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弩》: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箭上》: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權謀中》: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射上》: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射中》: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獵上》: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鹿》: 應弦而倒。 《太平御覽·射上》: 惟毅留射如故。 《太平御覽·鵝》: 惟毅留射如故。 《太平御覽·射上》: 王愷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王濟請以錢千萬,與牛對射而賭之,愷亦自恃其能,令濟先射,一發破的。因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而至,一割便已。 《太平御覽·牛上》: 時王愷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濟請以錢千萬,與牛對射而賭之,愷亦自恃其能,令濟先射,一發破的。因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而至,一割便去。 《太平御覽·射上》: 王愷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 《太平御覽·筋角》: 王凱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駿駁,常瑩其蹄角。 《太平御覽·牛上》: 時王愷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 《世說新語·汰侈》: 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駮」,常瑩其蹄角。 《太平御覽·射上》: 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 《太平御覽·筋角》: 有牛,名八百里駿駁,常瑩其蹄角。 《世說新語·汰侈》: 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便去。 《太平御覽·射上》: 令濟先射,一發破的。因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而至,一割便已。 《太平御覽·牛上》: 令濟先射,一發破的。因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而至,一割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