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 古青州

《古青州》

Library Resources
1 古青州:
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孔安國以為東北據海,西南距岱。此則青州之界,東跨海矣。其界蓋從岱山東歷密州,東北經海曲萊州,越海分遼東樂浪三韓之地,西抵遼水也。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嵎夷,地名,即暘谷所在也。略,言用功少也。濰、淄,二水名,皆復古道。濰水出今高密郡莒縣濰山。淄水,今淄川縣。厥土白墳,海瀕廣瀉。瀕,水涯也。瀉,鹵鹹之地。瀕音頻,又音賓。瀉音昔。萊夷作牧。萊山之夷地,宜畜牧。今東萊郡。浮于汶,達于濟。」汶水出今魯郡萊蕪縣界,言渡水西達於濟。舜分青州為營州,皆置牧。鄭玄云:「舜以青州越海分置營州。」其遼東之地安東府,宜禹貢青州之域也。周以徐州合青州,其土益大。周之青州兼有徐、兗二州之分。周禮職方曰:「正東曰青州,其山曰沂,藪曰孟豬,沂山,在今瑯琊郡沂水縣,即沂水所出也。孟豬,澤名,今睢陽郡宋城縣,即明豬屬。禹貢荊河州與職方山藪不同也。川曰淮、泗,浸曰沂、沭。沭水出東海郡沭陽縣。沭音述。其利蒲、魚。人二男二女。畜宜雞狗,穀宜稻麥。」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在天官,虛、危則齊之分野。漢之淄川、東萊、瑯琊、高密、膠東、濟南,皆其分也。秦平天下,置郡,此為齊郡,今北海、濟南、淄川、東萊、東牟等郡地是。瑯琊之東境,今高密郡地也。遼東。今安東府。秦亂,項羽宰割天下,以其地為國,曰膠東、以田巿為王,理即墨,今東萊郡縣。齊、以田都為王,理臨淄,今北海郡縣地也。濟北。以田安為王,理博陽。謂之三齊。漢武置十三州,此亦為青州,領郡國有六。後漢因之。領郡國五,理臨淄,今北海郡縣是也。魏晉亦因之。領郡國六。晉又置平州,領郡國五,理昌黎,今安東府也。懷帝末,沒於石勒、慕容皝。及慕容恪滅冉閔,剋青州。至苻氏平燕,復有其地。及苻氏敗後,刺史苻朗以州降晉,晉以為幽州。以辟閭渾為刺史,鎮廣固。安帝時,平州又陷於慕容垂。其青州又為慕容德所據,復改為青州,慕容超移青州於東萊。後為劉裕所剋,復置青州。時以羊穆之為刺史,鎮廣固。平州自慕容垂後,又沒於馮跋,旋為後魏所有。其青州,宋分為青、冀二州,青領郡九,理臨淄。冀領郡九,理歷城,今濟南郡縣。後入後魏。其後分析,不可具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北海、濟南、淄川、東萊、高密。河北道。今安東府。

2 古青州:
北海郡東至東萊郡界二百一十六里。南至高密郡三百四十五里。西至淄川郡一百二十里。北至樂安郡界二百四十八里。東南到高密郡三百一十九里。西南到淄川郡一百里。西北到樂安郡三百一十九里。東北到海一百八十八里。去西京二千四百六十里,去東京一千六百七里。戶六萬九千七百四十五,口四十二萬一千二百。

3 古青州:
今之青州理在益都縣。少皞之代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仕側反。湯末有逢公伯陵,逢音蒲江反。殷末有蒲姑氏,皆為諸侯國於此地。周成王時,蒲姑氏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太公,是為齊國,所謂營丘,後徙都臨淄,亦其地。今臨淄縣。秦屬齊郡。漢置北海郡。晉為北海、樂安二國之地,兼置青州。領郡國五,理於此。永嘉末,陷於石勒。冉閔亂,段龕據之。慕容恪攻圍數月而剋。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於此。慕容德初議所都,尚書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廣固者,曹嶷之所營,山川險峻,足為帝王之都。」從之。至慕容超,宋武帝來伐,超固守,攻圍七月而拔之。宋置青州,領郡九。理於此。後入後魏,又置青州。宋將沈文秀為青州刺史,守東陽城,為後魏將慕容白曜攻圍三年,無救而陷。後周置齊郡。隋文帝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北海郡。大唐為青州,或為北海郡。領縣七:

4 古青州:
益都晉廣固城在益都縣西四里,則晉曹嶷所築。有大澗甚廣,因曰廣固。城側有五龍口,宋武帝圍慕容超塞之,城中人多病,遂下之。檢地志云:「東陽城即郡理東城是也。」晉時城,宋將竺夔守之,後魏攻圍數月不拔。

5 古青州:
北海漢平壽縣也。後漢北海國在此。齊置北海。

6 古青州:
臨淄齊國都也。臨淄一名營丘,為海岱之間一都會也。項羽封田都為齊王於此。漢舊縣,後為營陵縣。有葵丘,連稱所戍。牛山、康浪水,寧戚所歌。有時水也。

7 古青州:
壽光漢舊縣也。有淄、澠二水。古紀國城在縣西南,亦有寒浞國。又漢劇縣故城在縣南。

8 古青州:
千乘漢舊縣。有鹽官。後漢又置樂安郡。柏寢臺,齊景公與晏子遊處。

9 古青州:
博昌漢舊縣。又有漢樂安國故城,在今縣南。周禮曰「川曰泲」,為此縣界也。有貝中聚,按後漢書博昌縣有貝中聚,梁劉昭注云:「左傳齊侯田於貝丘,杜氏注云今博昌南有貝丘是也。」而後漢應劭注漢書云「清河郡貝丘縣即齊侯田於此」,今清河郡即貝丘縣也。未知孰是。

10 古青州:
臨朐有伯氏駢邑。古東陽城,一名凡城。左傳云「晏弱城東陽以逼萊」,齊境上邑。漢邑。漢都昌縣故城在東北。朐音衢。

11 古青州:
濟南郡東至淄川郡二百里。南至魯郡三百三十四里。西至博平郡二百九十八里。北至樂安郡三百五十三里。東南到魯郡四百四十五里。西南到濟陽郡三百六十六里。西北到平原郡二百四十五里。東北到樂安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八里,去東京一千三百四十五里。戶六萬二千四百三十七,口三十五萬八千八。

12 古青州:
齊州今理歷城縣。春秋、戰國並屬齊。秦屬齊郡。漢韓信伐齊,至歷下,即其地也。文帝分置濟南國,景帝改為濟南郡,後漢、晉因之。宋亦為濟南郡,兼置冀州。領郡九,理於此。後魏改為齊州,兼置濟南郡。後周亦為濟南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齊州。大唐復為齊州,或為臨淄郡,復改為濟南郡。領縣八:

13 古青州:
歷城漢舊縣。有華不注山,左傳云:「晉師逐齊侯,三周華不注。」其山直上如嵴。

14 古青州:
臨濟漢朝陽縣。

15 古青州:
章丘漢陽丘縣地。有東陵山,盜跖死處。

16 古青州:
豐齊漢茌縣,天寶初改。

17 古青州:
禹城漢高唐縣故城在西。漢祝阿縣,天寶初改。春秋時亦曰祝柯,猶古東柯後為東阿。

18 古青州:
臨邑漢濟陰縣故城在西。

19 古青州:
全節春秋時譚國城在縣西南。漢臺縣故城在今縣北,則漢以來平陵縣也。貞觀中,都督齊王據州反,士人李君球據縣不從,因改名全節。

20 古青州:
亭山漢東平陵縣也。

21 古青州:
淄川郡東至北海郡一百二十里。南至魯郡三百七十里。西至濟南郡二百里。北至……東南到瑯琊郡五百二十里。西南到濟南郡二百里。西北到……東北到北海郡一百里。去西京二千三百五里,去東京一千四百四十七里。戶四萬二千八百八,口二十四萬一千三百。

22 古青州:
淄州今理淄川縣。禹貢曰「濰淄既道」,即其地也。春秋、戰國皆齊地。秦屬齊郡。漢屬濟南、樂安二國之地,又置淄川國。晉屬樂安國。後魏置東清河郡,北齊廢之。隋置淄州,煬帝初,併其地入齊郡。大唐復置淄州,或為淄川郡。領縣五:

23 古青州:
淄川漢般陽縣。有淄水。漢萊蕪縣故城在東南。漢淄川國亦在此。古齊長城。

24 古青州:
長山漢於陵縣。又漢濟南郡故城在今縣西北。長白山,陳仲子夫妻所隱處。

25 古青州:
鄒平漢舊縣。北齊平原郡。

26 古青州:
高苑漢舊縣。千乘國故城在今縣北。又有被陽故城在西南。被音皮。

27 古青州:
濟陽

28 古青州:
高密郡東至東萊郡三百七十里。南至東海郡四百七十二里。西至瑯琊郡三百七十里。北至北海郡三百四十五里。東南到海一百八十里。西南到瑯琊郡三百七十里。西北到北海郡三百三十二里。東北到東萊郡膠水縣界一百六十里。去西京二千七百里,去東京一千八百六十九里。戶二萬六千九百八十,口十三萬二千三百二十四。

29 古青州:
密州今理諸城縣。戰國屬齊。秦屬瑯琊郡。漢屬瑯琊郡、高密國、城陽國地。後漢屬瑯琊郡、北海國地。晉屬城陽郡。後魏復置高密郡,後置膠州。隋初為密州,以密水為名。煬帝改為高密郡。大唐因之。領縣四:

30 古青州:
諸城漢東武縣,樂府有東武吟。又漢諸縣故城在今縣西南。古齊長城東南自上大朱山起,盡州南界二百五十里。又有漢黔陬縣故城在東北。瑯琊山,秦始皇幸齊,遂登瑯琊,作層臺山上。

31 古青州:
古莒國。戰國時,燕將樂毅破齊,獨莒不下。漢海曲縣故城在今縣東。王莽末,赤眉賊之始,呂母起於此。赤眉樊崇、謝祿等將兵十餘萬,圍莒,數月不能下。又有姑幕縣故城在今縣東北,則古蒲姑氏之國。春秋向邑故城在今縣南。濰水,源出縣東北濰山也。

32 古青州:
高密漢高密郡。古夷安故城,則今縣外城。夷澤,灌田萬頃。

33 古青州:
安丘漢舊縣。有渠丘亭。古昌安故城即今縣外城。古淳于城在今縣東北。漢故平昌縣城在縣南。

34 古青州:
東萊郡東至東牟郡四百里。南至高密郡三百六十里。西至海二十九里。北至海五十里。東南到海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北海郡界二十九里。西北到海二十一里。東北到東牟郡四百里。去西京二千七百六里,去東京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戶二萬六千九百四十六,口十五萬八千三百三。

35 古青州:
萊州今理掖縣。春秋萊子國也。禹貢曰「萊夷作牧」是也。齊侯遷萊子于郳,五奚反。在齊國之東,故曰東萊。戰國屬齊。秦屬齊郡。兩漢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宋為東萊郡。後魏復為東萊郡,後置光州。隋改為萊州,煬帝改為東萊郡。大唐為萊州,或為東萊郡。領縣四:

36 古青州:
漢舊縣。掖,水名。又有漢曲城縣故城在東北。有三山,史記封禪書云:祠三山,為陰主。萬里沙,漢武帝元封元年,旱,禱之。

37 古青州:
膠水漢膠東國地。

38 古青州:
即墨漢舊縣。又有漢不其縣故城,在今縣西。有樂毅城。又有沽水,左傳云「沽尤以西」,即此也。今縣東南有大勞山、小勞山,燕樂毅破齊,田單守,不下。又有漢壯武縣故城,在其西也。

39 古青州:
昌陽漢舊縣。有貕養津,周禮曰,幽州其藪貕養。又有漢挺縣故城,在其西北也。

40 古青州:
東牟郡東至文登縣東海四百九十里。南至東萊郡昌陽縣二百一十里。西至海四里。北至海三里。東南到文登縣東界海四百六十里。西南到東萊郡四百里。西北到海四里。東北到海五里。去西京三千一百二十五里,去東京三千三百七十里。戶二萬一百八十五,口十一萬五千六百六十二。

41 古青州:
登州今理蓬萊縣。春秋牟子國也。戰國屬齊。秦屬齊郡。漢以下並屬東萊郡。大唐武太后分萊州,置登州,或為東牟郡。領縣四:

42 古青州:
蓬萊

43 古青州:
文登漢腄縣地。有文登山。又有之罘山,秦始皇立頌之所。有始皇石橋。罘音扶。

44 古青州:
有萊山。漢舊縣。

45 古青州:
牟平漢舊縣。

46 古青州:
安東府東至越喜部落二千五百里。南至柳城郡界九十里。西至契丹界八十里。北至渤海一千九百五十里。東南到……西南到魚胞柵五十里。西北到契丹衙帳一千里。東北到契丹界八十里。去西京五千三百二十里,去東京四千四百四十里。戶……口

47 古青州:
安東大都護府,舜分青州為營州,置牧,宜遼水之東是也。已具注序篇。春秋及戰國並屬燕。秦、二漢曰遼東郡,東通樂浪。樂浪本朝鮮國。漢元封三年,朝鮮人斬其王而降,以其地為樂浪、玄菟等郡,後又置帶方郡,並在遼水之東。浪音郎。晉因之,兼置平州。領郡國五,州理於此。自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並擅據遼東,東夷九種皆服事之。魏置東夷校尉,居襄平,而分遼東、昌黎、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幽州。及文懿滅後,有護東校尉居襄平。晉咸寧二年,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以慕容廆為刺史,遂屬永嘉之亂,為眾所推。及其孫俊,移都於薊。其後慕容垂子寶,又遷於和龍。廆,胡罪反。大唐置安東都護府,前上元中,移於所。今府於遼東城。

URN: ctp:n56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