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火攻》

電子圖書館
1 火攻:
《孫子》曰:火攻有五。一曰火人,與敵陳師,敵傍近草,因風燒之,戰之助也。二曰火積,燒其積蓄。三曰火輜,燒其輜重。四曰火庫,當使奸人入敵營,燒其兵庫。五曰火墜。墜,墮也,以火墮敵營中也。尖頭之法以鐵籠火著箭頭,強弩射敵營中。一曰火道,燒絕其糧道。行火必有因,因奸人也。又因風燥而焚之。煙火必素具。燒煙具也。先具燒燧之屬。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宿在戊箕、東壁、翼、軫也。戊翼參日宿,此宿之日風起。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蕭世誠云:春景丁,夏戊已,秋壬癸,冬甲乙,此日有疾風猛雨也。吾勘太乙中有飛鳥、十精,知風雨期,五子六運式也。各候其時,可用火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即早應之於外。以兵應之,使奸人縱火於敵營內,當速進以攻攻其外。火發而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則止。見利則進,知難則止,極盡火力,可則進,不可則止,無使敵知吾為。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於上風,無攻於下風。下風不便也,燒之必退,退而逆攻之,則必為所害也。晝風久,夜風止。數常也,陽風也,晝風則火氣相動,夜也風卒欲縱火,亦當知風之長短也。凡軍必知五火之變,以數守之。既知起五火之變,當復以數理消息其可否也。故以火佐攻者明。取勝明也。

2 火攻:
《史記》曰:田單,齊人也。燕將樂毅攻齊,單保即墨不下。燕兵圍之,單乃收城中牛千餘頭,畫以五采,束刃於角,縛葦于尾。鑿城下數穴,牽牛詣穴,以燒其尾端,牛尾熱,奔燕軍,燕軍大亂,所觸皆死。大克燕軍。

3 火攻:
《漢書》曰:李陵征匈奴,戰敗班師,為單于所逐,及于大澤葭葦中。匈奴于上風縱火,陵亦先放火燒斷葭葦,用絕火勢。蕭代誠曰:敵用火焚吾門,思火減敗,吾當更積薪助火,使火勢盛,敵不得入,亦拒火之方也。

4 火攻:
《後漢書》曰: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班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於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伊吾,匈奴中地名,在伊州納職縣界。前書音義曰:蒲類,匈奴中海名,在敦煌北也。固以為能,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本西域樓蘭國也。昭帝元鳳四年,改為鄯善。去陽關一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后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於未萌,況已著耶。」乃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狀。超乃閉侍胡,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與共飲,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曹輩欲立大功,以求富貴。今賊使到裁數日,而王廣禮敬即廢;如今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為之奈何?」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眾曰:「當與從事議之。」超怒曰:「吉凶決於今日。從事又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非壯士也!」眾曰:「善。」于夜遂將吏士往奔虜營。會天大風,起令十人持鼓藏賊舍后,約曰:「見火燃,皆當鳴鼓大呼。」餘人悉持兵弩夾門而伏。超乃順風縱火,前后鼓噪。虜眾驚亂,超手格殺三人,吏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餘級,餘眾百許人悉燒死。《東觀記》曰:斬得匈奴節使屋賴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也。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說。
又曰:楊璇字機平,為零陵太守。是時蒼梧、桂陽猾賊相聚,攻郡縣,賊眾多而璇力弱,吏民憂恐。璇乃特制馬車數十乘,以排囊盛石灰於車上,排囊,即今排袋也。排,蒲拜切。系布索於馬尾,又為兵車,專彀弓弩,克期會戰。乃令馬車居前,順風鼓灰,賊不得視,因以火燒布,布燃馬驚,奔突賊陣,因使後車弓弩亂發,鉦鼓鳴震。群盜波駭破散,追逐傷斬無數,梟其渠帥,郡境以清。
又曰:皇甫嵩討黃巾賊張角,嵩保長社。賊來圍城,嵩兵少,軍中皆恐,乃召軍吏謂曰:「兵有奇變,不在眾寡。今賊依草結營,易為風火。若因夜縱火,必大驚亂。吾出兵擊之,其功可成。」其夕遂大風,嵩乃約勒軍士皆束炬乘城,使銳士間出圍外,縱火大呼,城上舉燎應之,嵩因鼓而奔其陣,賊驚亂奔走。嵩進兵討之,與角弟梁戰於廣宗。梁眾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閉營休士,以觀其變。知賊意稍懈,乃潛夜勒兵,雞鳴馳赴其陣,戰至晡時,大破之。

5 火攻:
《吳志》:劉表死,曹公克荊州,得劉琮水軍,沿流東下。吳主孫權遣周瑜領兵逆曹公,遇於赤壁。初一交戰,曹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乃取蒙沖斗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先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風相次俱進。曹公軍吏士皆延頸遙觀,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熛焰漲天,熛,音標。火飛也。人馬燒溺死者甚眾,遂敗退。

6 火攻:
《魏志·諸葛誕傳》曰:太傅司馬宣王潛軍東伐,以誕為鎮東將軍。后毌丘儉反,大為攻具,晝夜五六日攻南圍,欲決圍蕩出。圍上諸軍,臨高以發石車火箭,逆燒破其攻具。

7 火攻:
《晉書》:王浚伐吳。吳人於江險磧要害之處皆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餘,暗置江中以逆拒船。先是羊祐獲吳間諜,具知情狀。浚乃作大筏數十方,百餘步,縛草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鐵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燃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於是船無所礙。

8 火攻:
《晉中興書》曰:殷浩北伐,江逌為長史。及丁零反叛,浩軍震懼。姚襄去軍十里結草為營,方欲擊浩,浩甚懷憂。令逌伐之,逌曰:「今兵非不精,而眾少於羌,且塹柵甚固,難與校力。」乃取數百雞以長繩連之,腳皆系火,一時驅放,以兵遏后,群雞駭散,一時飛過塹并集羌營,皆燃。因其驚亂,縱兵擊之,襄遂摧退。

9 火攻:
《宋書》:王玄謨圍滑臺,城內多茅屋。眾皆曰:「宜以火箭燒之。」

10 火攻:
又《殷琰傳》曰:琰與劉勔相持,勔用茅苞土擲以塞塹,擲者如云,城內乃以火箭射之。

11 火攻:
又曰《良吏·杜慧度傳》曰:慧度為交州刺史。盧循襲破合浦,徑向交州。慧度自登高艦,合戰,放火箭雉尾炬,循眾艦懼然,一時潰散。

12 火攻:
《齊書·宗室》:始安王遙光反,詔太子右衛率左興盛屯東府東離門。眾軍圍東城臺軍,射火箭燒東北角樓,至夜城潰。

13 火攻:
《陳書》《南史》曰:武帝時,江東梁將王琳率兵東下,陳遣大將侯瑱等拒之。瑱以琳軍威方盛,乃引軍入蕪湖,避之,是時西南風至急,琳謂得天時,將取揚州,侯瑱等徐出蕪湖以躡其後。比及兵交,放火,西南風翻為瑱用。琳兵放火燧以擲瑱船者,返燒其船,琳兵潰亂,投水死者十二三,其餘皆棄船上岸,為陳軍所殺殆盡。

14 火攻:
《北史》曰:李詢仕周,遷司衛上士。武帝幸云陽宮,委以留府事,衛王直作亂,焚肅章門,詢於內益火,故賊不得入。武帝善之。

15 火攻:
《北齊書》曰:二月,周師來寇,遣段韶與大尉蘭陵王長恭同往捍御。至西境。有柏谷城者,乃敵之絕險,石城千仞,諸將莫肯攻圍。韶曰:「分北、河東,勢為國家之有,若不去柏谷,事同痼疾。計彼援兵,會在南道,今斷其要路,救不能來。且城勢雖高,其中甚狹,火弩射之,一朝可盡。」諸將稱善,遂鳴鼓而攻之,城潰,獲儀同薛敬禮,大斬獲首虜,仍城華谷,置戍而還。

16 火攻:
《隋書》曰:文帝時,高颎獻取陳之策曰:「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儲積,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風縱火,待彼修立,復更燒之。不出數年,自可財力俱盡。」帝行其策,由是陳人益弊。

17 火攻:
《通典》曰:火兵:以驍騎夜銜枚,縛馬口,人負束薪、麻蘊,懷火直抵敵營,一時舉火,營中驚亂,急而乘之,靜而勿攻。凡火攻,皆因天時燥旱,營舍茅竹積穗糧軍營于稿草宿莽之中,因風而焚也。
又曰:火獸:以艾煴火煴,于問切。置瓢中,瓢開四孔,系瓢於野豬、獐鹿項下,針其尾端,向敵營而縱之,奔入草中,瓢敗火發。
又曰:火禽,以胡桃剖分,空中,實艾火,開兩孔,復合系野雞項下,針其尾而縱之,奔入草中,器敗火發。
又曰:火盜,遣人暗、服與敵人同者,夜竊號逐便懷火偷入營,焚其積聚,火發,必亂而出。
又曰:火弩:以擘張弩射及三百步者,以瓢盛火,符矢端,以數百張中夜齊射敵營中芻草、積聚。
又曰:以小瓢盛油,冠矢端,射城樓櫓版木上,瓢敗油散,因燒矢鏃內中,射油散處,火立燃。復以油瓢續之,則樓櫓盡焚。謂之「火箭。」
又曰:磨杏子中空,以艾實之,系雀足上,加火,薄暮群放,飛入城壘中棲宿,其積聚廬舍,須臾火發,謂之「火杏」矣。

URN: ctp:n37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