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文皇帝》

電子圖書館
1 文皇帝:
《魏志》曰:文皇帝諱丕,字子桓,武帝太子。太祖崩,嗣位為丞相、魏王,延康元年十月升壇即祚,改延康為黃初。以荊楊江表八郡為荊州,孫權領牧故也。荊州江北都郡為郢州。權破劉備於夷陵,初,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孫權叛,帝自許昌南征,諸軍兵并進,權臨江拒守。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七年春,將幸許昌,許昌城南門無故自崩,帝心惡之,還洛陽宮。五月,帝崩於嘉福殿,時年四十。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諸儒撰集經傳,隨類相從,凡千餘篇,號曰《皇覽》。

2 文皇帝:
《魏書》曰:帝生時,有雲氣青色而圓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言。善騎射,好擊劍。州舉茂才,不行。
又曰:文帝初在東宮,疫癘大起,時人凋傷。帝深感嘆,與素所善者大理王郎書曰:「人生有七尺之形,死為一棺之土。惟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癘數起,士人凋落,余獨何人,能全其壽?」故論撰所著論詩賦,蓋百餘篇。集諸儒於肅成門內,講論大義,侃侃無倦。

3 文皇帝:
《吳志》曰:魏文帝出廣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圖也。」乃還。

4 文皇帝:
《博物志》曰:魏文帝善彈棋,能用手巾角。時有一書生,又能低頭以所冠巾角撇棋。

5 文皇帝:
《典論》曰:初平之元年,董卓弒帝鴆后,蕩覆王室。時余年五歲,上以世方擾亂,教余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余乘馬,八歲而能騎射矣。以時之多難,故每征伐,余乘馬常從。建安初,上南征荊州,至宛,張繡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從兄安民遇害。時余十歲,乘馬得脫。夫文武之道,各隨時而用,生乎中平之季,長於戎旅之間。是以少好弓馬,于今不衰,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日夕體倦,心每不厭,建安十年,始定冀州,穢貊獻良弓,燕岱獻名馬。時歲之暮春,勾芒司節,和風扇物,弓燥手柔,草淺獸肥,與族兄弟同獵於鄴西,終日,獲獐鹿九,雉兔二十。后軍南征,次曲蠡,尚書令荀彧奉使犒軍,見余,談論之末,彧言:「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余言:「執事未睹夫項發口縱,俯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爾!」余曰:「射有常徑,的有常所,雖每發輒中,非至妙也。若夫馳平原,赴豐草,要狡獸,截輕禽,使弓不虛彎,所中必洞胸,斯則妙矣。」時軍祭酒張京在坐,顧彧俱拊手曰:「善。」余又好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惟京師為善。余於他戲弄之事少所喜,惟彈棋略盡其巧,少為之賦。昔京師先上有馬合鄉侯、東方安世、張公子,常恨不得與彼數子者對。上雅好書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每定省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忘,於長大而能勤學者,惟吾與袁伯業耳。余是以少誦《論》、《詩》,及長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所著書論詩賦,凡六十篇。至若知而能愚,勇而知怯,仁以接物,恕以及下,以付后之良史。

URN: ctp:n36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