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屍》

電子圖書館
1 屍:
《禮記·曲禮下》曰:在床曰屍。

2 屍:
《左傳·哀下》曰:陳候使公孫貞子吊焉,及良而卒,將以屍入。吳子使太宰嚭營勞,且辭上介。芋尹蓋對曰:「寡君聞楚為不道,薦伐吳國,滅厥民人。寡君使蓋備使,吊君之下吏。無祿,使人逢天之慼,大命殞墜。今君命逆使人曰:『無以屍造於門。』是我寡君之命委於草莽也。且臣聞之:『事死如事生,禮也。』於是乎有朝聘而終、以屍將事之禮,語裥朝聘而遭喪之禮。若不以屍將命,是遭喪而還也,無乃不可乎?以禮防民,猶或逾之。今大夫曰:『死而棄之』,是棄禮也。茍我寡君之命達於君所,雖隕于深淵,則天命也。」吳人內之。

3 屍:
《禮統》曰:屍之言矢也,陳也。

4 屍:
《家語》曰:史魚將卒,命其子曰:「吾在朝,不能進蘧伯玉,退彌子瑕,是吾為臣不能正君。生而不能正君,死不可以成禮。我死,汝其陳屍牖下。」靈公吊焉,怪而問之。其子以父言告公。公曰:「寡人過也。」命殯于客位,進蘧伯玉,退彌子瑕。孔子曰:「史魚死而屍諫,可謂直乎?」

5 屍:
《史記》曰:崔杼殺莊公。晏嬰立崔杼門外,曰:「君為社稷死,死之;為社稷亡,亡。若為己死,非其私昵,誰敢任之。」門開而入,枕公屍而哭,三踴而出。人謂崔杼殺之。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又曰: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屍,鞭之三百。
又曰:吳王取子胥屍,盛以鴟夷,應劭曰:取馬皮以為鴟夷蓋形也。浮之江。吳人憐之,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6 屍:
《魏志》曰:宣王討王陵,乃窮治其事。發凌及令狐愚冢,剖棺暴屍于所近市三日。

7 屍:
王隱《晉書》曰:王浚在幽州,謠曰:「幽州城門似藏戶,中有伏屍王彭祖。」
又曰:趙王倫害張華之時,洛中震悚。惟閻纘敢獨詣東市號哭,吊屍而撫之,曰:「早語君遜位而不肯去,今果不免禍。」

8 屍:
車頻《秦書》曰:初,幕容暐在鄴,居石虎宮,夢虎嚙其臂,募人求虎殯所在。女子李葂告暐,在東明觀下。掘得之,屍僵不毀。暐裸而罵之曰:「死胡,敢夢生天子!」鞭撻毀辱,投之漳河。河流迅疾,終不移轉。暐后為臣虎所執,乃悟而悔焉。符堅以李葂無狀,無少長,悉坑之。

9 屍:
《李固別傳》:梁冀誅固而露屍于四衢,命有敢臨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況,年始成童,游學洛陽,乃左提章鋮,右秉鈇锧,詣闕上書,乞收固屍。不許。往臨哭,陳辭于前,遂守喪不去。

10 屍:
《白虎通》曰:屍者何謂也?屍之為言陳也。失氣亡神,形體獨陳。

11 屍:
《釋名》曰:死曰屍。屍,舒也。骨節解舒,不能復自勝斂。

12 屍:
《搜神記》曰:初,鉤弋夫人有罪,以譴死。殯,屍不臭而香。及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無屍,獨絲履存焉。

13 屍:
《異苑》曰:河內荀儒字君林,乘冰省舅氏,陷河死。兄倫求屍,積日不得。設祭水側,又箋與河伯。投箋一,宿岸側。冰開,屍手執箋浮出。倫又箋謝。
又曰:潯陽周虓字孟威。寧康中,鎮于巴西,為苻堅所摧,守節不屈。堅使使者請通。虓躬治逵陌,謂使者云:「煩君語賊苻堅何至耳!煩國士如此。」又潛圖襲。堅聞之,曰:「小人正欲覓死,殺之適足成名耳。」乃苦考楚,不食而卒。斂已經旬,堅怒猶未歇,剖棺臨視,虓屍欻回眸,鬢髭張烈,精瞳明亮,回盼矚。堅睹而嘉稱,乃厚加贈賻。
又曰:元嘉中,豫章胡家奴開昌邑王冢,青州人開齊襄公冢,并得金鉤,而屍骸露在巖中儼然。茲亦未必有憑而然也。京房屍至義熙中猶完具。僵屍人肉堪為藥,軍士分割之。

14 屍:
《列女傳》曰:齊人杞梁襲莒,戰而死。其妻無所歸,乃就夫屍,於城下而哭之,七日而城崩。妻遂投於淄水而死。

15 屍:
《博物志》曰:靈帝光和元年,元遼西太守黃翻言:海邊有流靈冠絳衣,屍體完,令感夢曰:「我伯夷弟孤竹君也。海水壞吾棺,求見掩藏。」

16 屍:
《吳會稽分地》曰:重山者,大夫種所葬也。在西鄉郭外。后潮水穴山,漂去其屍。俗云:伍子胥乘漸水取以去。今山脅有缺處。

17 屍:
《臨邑國記》曰:有靈鷲能知人吉凶。覘人將死,食屍肉盡乃去。

18 屍:
《晏子春秋》曰:景公操玉加於晏子屍上,涕下沾衿,盡哀而去。
又曰:景公伏晏子屍而號曰:「今天降禍,不加寡人而加夫子,社稷危矣。

19 屍:
《論衡》曰:孟賁之屍,人不刃者,氣絕也死;炭百斛,人不沃者,光滅也。
又曰:淮陽都尉尹齊為吏,酷虐。及死,怨家欲取其屍,屍亡歸。

URN: ctp:n38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