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禁》

電子圖書館
1 禁:
《後漢書》曰:章帝時,有壽光侯者,壽姓。《風俗通》云:壽于姚吳大夫。能劾百鬼眾魅,令自縛見形。其鄉人有婦為魅病,侯為劾之,得大蛇數丈,死於門外。又有神樹,人止者輒死,鳥過丈必墜。侯復劾之,樹盛夏枯落,見大蛇長七八尺,懸死其間。帝聞而徵之,謂曰:「吾殿下夜半後常有數人,絳衣被髮,持火相隨。豈能劾之乎?」侯曰:「此小怪,易消耳。」帝偽使三人為之,侯劾,三人登時仆地無氣。帝大驚,曰:「非魅也,朕相試耳。」解之而蘇。
又曰:徐登萬者,閩中人也。本女子,化為丈夫,善為巫術。
又曰:趙炳字公阿,東陽人,能為越方。時遭兵亂,疾疫大起,二人遇於烏傷溪水之上,酈元長注《水經》曰:吳宇溪出吳寧縣,烏傷之烏傷務溪在今婺州義烏縣東也。遂結言約,共以其術療病。各相謂曰:「今既同志,且可試各所能。」登乃禁溪水,水為不流。炳復吹禁枯樹,樹即生荑。《易》曰:枯楊生荑。王弼注云:荑者,楊之秀也。二人相視而笑,共行其道焉。登年長,炳師事之。貴尚清儉禮神,惟以東流水為酌,削桑皮為脯。但行禁架,所療皆除。禁架即禁術也。后登物故,炳東入章安,百姓未之知也。炳乃故升第屋,梧鼎而爨,主人見之驚懅。捂,支也。懅,忙也。炳笑不應。既而爨熟,屋無損異。又嘗臨水求渡,船人不和之。和猶許也。俗本作者知誤也。炳乃張蓋坐其中,長笑呼風,亂流而濟。

2 禁:
《吳志》曰:賀齊討山賊,中有善禁者,每當交戰,官軍刀劍皆不得拔,弓弩射矢皆還自向,輒致不利。齊有長思,乃曰:「吾聞金有刃者可禁,蟲有毒者可禁,其無刃、毒則不可禁。彼必能禁吾兵也,必不能禁無刃物矣。」乃多作勁木棒,選勇力精卒五千人為先登,盡捉棒。彼山賊恃其善禁,不嚴備。於是官軍以白棒擊之,彼禁不復行。打煞者萬計。

3 禁:
蕭子顯《齊書》曰:陳顯達,南彭城人。顯達出杜姥宅大戰,被賊矢中左眼,拔箭而鏃不出。地黃村潘嫗善禁,先以釘釘柱中,嫗禹步作氣,釘即時出,乃禁顯達目中鏃,出之。
又曰:顧歡弟子鮑靈綬門前有一株樹,本十餘圍,上有精魅,數見影動,印樹即枯死。山陰白石村多邪病,村人告求哀,歡住村中為講《老子》,規地作獄,有頃,見狐貍黿龜自入獄中者甚多,即命煞之,病者皆愈。又有病邪者問歡,歡曰:「家書有否?」曰:「惟有《孝經》。」歡曰:「可取置病人枕邊,恭敬之,自差。」病者果愈。人問其故,答曰:「善𧟄惡,正勝邪。此病者所以瘳。」

4 禁:
《北齊書》曰:崔子武,季舒之族孫也。幼時宿於外祖揚州刺史趙郡李憲家,一夜,夢一女,姿色甚麗,自云封龍王女,愿與崔郎私通。子武悅之,牽其衣裙,微有裂綻。未曉,告辭,結帶而別。至明訪問,乃是山神。遂往祠中觀之,旁畫女,容狀即夢中見者,裂裙尚存,結帶猶在。子武自是通夢,惚恍成疾。後逢醫禁之,乃絕。

5 禁:
《隋書》曰:張文詡常有腰疾,會醫者自言善禁,文詡令禁之,遂為刃所傷,至於頓伏床枕。醫者叩頭請罪,文詡遽遣之。

6 禁:
《唐書》曰:葉法善嘗於東都凌空觀設壇醮祭,城中士女競往觀之。俄頃,數十人自投於火中。觀者大驚,救之而免。法善曰:「此皆魅病,于吾法所攝耳。」問之果然。法善悉為禁劾,其病遂愈。

7 禁:
《六韜》曰:武王代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畫丁侯於策,三箭射之。丁侯病困,卜者占云:「祟在周。」恐懼,乃請舉國為臣。太公使人甲乙日拔丁侯著頭箭,丙丁日拔著口箭,戊己日拔著腹箭,丁侯病稍愈。四夷聞,各以來貢。

8 禁:
《異苑》曰:永嘉陽童,孫權時俗師也。嘗獨乘船往建寧,泊在渚次。宵中,忽有一鬼來,欲擊童,因起謂曰:「誰敢近楊童者?」鬼即稽顙,云:「實不知是楊使者。」童便敕使乘船飛迅駃,有過猛帆,至縣乃遣之。
又曰:趙侯少好諸術,姿形悴陋,長不滿數尺。以盆盛水,閉目作禁,魚龍立見。侯有白米為鼠所盜,乃把刀畫地作獄,四面開門,向東嘯,群鼠俱到,咒曰:「凡非啖者過去。」有止者十餘,剖腹看,藏有米宰繕。曾徒跣須履,因仰頭微吟,雙屐自至。有笑其形容者,便佯說以酒打向口中,即掩鼻不脫,仍稽顙謝過,著地不舉。永康有騎石山,山上有石人騎石馬。侯仰指之,人馬一時落,首今猶在山下。

9 禁:
《神仙傳》曰:嚴青常從弟子家夜歸,都督夜行逢青,呵問何人夜行。青亦厲聲問曰:「汝是何人,而夜行?」都督怒應付。不知是青,因叱從兵,使錄夜行人。青亦復叱,其從人曰:「皆縛夜行人。」青便去。而都督及從者數十人,人馬皆不復得去。明旦,行人見都督,問何為在此,都督曰:「事狀如此。」行人曰:「必是嚴公也。」都督曰:「我不能得動,可法余家。」家人知之,往叩頭啟謝青。自說昨宵不知是先生,乞得放遣。青乃大聲曰:「解遣昨宵所錄行人還去。」都督乃得去,其後夜行,每見行人,先逆問:「非嚴公乎?」
又曰:王方平降蔡經家北舍。有陳姓者,失其字,嘗罷尉也。聞經家有人,乃詣門叩頭乞求拜見。方平遣人引前與語,此人便乞得隨從驅使,比于蔡經。方平曰:「君且起向日方。」平從後視之,言曰:「噫,君心敘不正,終不可教以仙道也。當授君以地上主者之職。」臨去,以符并一傳著小箱中,以與陳尉,告言:「此不令君度世也,能令君本壽自出百餘歲也。可禳災治病者,命未終及無罪過者,君以符到其家,便愈矣。若有邪鬼血食作禍祟者,君便以此以敕,社吏當收送其。心中亦當知其輕重,臨時以意治之。」陳尉以此符治病,有效。事之者數百家,壽一百一十歲而死。后弟子行其符,不效也。

10 禁:
《抱樸子》曰:治金瘡,以氣吹之即斷痛。登山蛇虺毒蟲中人,在近者,就以氣禁之。其相遠者,或數十里,便延治之,呼其姓名而咒之。男也,吹我右手,記識其時,后校問之,皆即時愈也。又有介象者,能以氣禁一里中愈。居人炊之,不得蒸。以氣禁樹上群鳥。即墮地。又於茅上爨火煮雞,熱而茅不燋。又禁刀矛以刺人腹,以椎打之,刃曲而不復入。又燒釜正赤而立上久之,不知熱。以錢投於沸釜湯中,亦探取錢而手不灼。能令一市人皆坐,不得起。

URN: ctp:n39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