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鳩》

電子圖書館
1 鳩:
《左傳》曰:郯子云:「少皞時,祝鳩氏,司徒者也;鶻鳩氏,司事者也。五鳩,鳩民者也。」杜預注曰:祝鳩,鵻也。鵻鳩孝,故為司徒,主教民。鶻鳩,春來冬去,故為司事。治民欲聚,故以鳩為民也。

2 鳩:
《禮記·月令》曰:仲春之月,鷹化為鳩。
又曰:季春之月,鳴鳩拂其羽。鄭玄云:鳴鳩飛旦翼相擊,趨農急也。

3 鳩:
《詩》曰:翩翩者鵻。毛云:夫不也。《詩主疏》曰:一名取夫,一名浮鳩。幽州謂之佳,或謂雕。梁梁隹陽謂之隹也。
又曰:宛彼鳴鳩。毛云:鶻鳩也。《詩義疏》曰:班鳩也,《月令》「鳴鳩拂其羽」是也。隹陽人謂之班隹也。

4 鳩:
《爾雅》曰:信其,鳺鴀。鶌鳩,鶻鵃。鴡鳩,王雎。郭璞注曰:鳺鴀今䳕鳩,似山鵲,短尾,青黑色,多聲,江東亦名曰鶻鵃。雎鳩,王雎,雕類,江東呼鸮,好在江渚山邊食魚。《毛詩傳》曰:鳥摯而有別。孫炎曰:鳺鴀,一名祝鳩。鶻鵃,一名鳴鳩。犍為舍人曰:鳺鴀,楚鳩,今梁謂之班鳩也。

5 鳩:
《周書·時訓》曰:谷雨之日又五日,鳴鳩拂其羽。鳴鳩不拂其羽,國不治兵。

6 鳩:
《後漢書》曰:楊由從人飲,敕諸生酒三行,嚴車去。請問其趣,由曰:「向社中木上有鳩鳥斗,兵之像。」由去后,舍中有斗者,果殺二人也。

7 鳩:
《魏志》曰:管輅至郭恩家。有飛鳩來,在梁頭鳴,甚急。輅曰:「當有老公從東方來,候豚一頭,酒一壺。主人雖喜,當有小故。」明日,果有客如所占。而射雞作食,箭從樹間激中數歲女子,流血驚怖。

8 鳩:
《梁書》曰:庾子與父域為巴西守,卒于郡,子輿奉喪還鄉。初發蜀,有雙鳩巢舟中。及至,又棲廬側。每聞哭泣之聲,必飛翔檐宇,悲鳴激切。

9 鳩:
《隋書》曰:李得饒,性至孝。父寢疾,輒終日不食。及丁憂,水漿不入口。五日後,甘露降其庭樹,有鳩巢其廬。

10 鳩:
《孔叢子》曰:邯鄲人正旦獻鳩于趙簡子,厚賞之。客曰:「正旦放鳩,厚恩也。得賞,競捕之,不如勿賞。」簡子曰:「善」。

11 鳩:
《搜神記》曰:長安有張氏者,晝獨處空室。有鳩自外入,止乎床。張氏惡之,畔而祝之曰:「鳩今來,為我禍耶?飛上承塵。為我福耶?來入我懷。」鳩飛入懷。以手探之,則不知鳩之所在,而得一金帶鉤焉,遂寶之。自是之後,子孫昌盛,有為必偶,資財萬倍。蜀客至長安中,聞之,乃厚賂婢,婢竊鉤以與蜀客。張氏既失鉤,漸漸衰耗。而蜀客亦數罹窮厄,不為己利。或告之曰:「天命也,不可以力求。」於是赍鉤以反,張氏復昌,故關西稱「張氏鉤」。

12 鳩:
《說苑》曰:梟逢鳩,鳩曰:「子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也?」梟曰:「鄉人惡吾鳴。」鳩曰:「子改鳴則可,不能改鳴,徙,猶惡子之聲。」

13 鳩:
《論衡》曰:夫令鳩、雀施氣于雁、鵠,終不成子者,何也?鳩、雀之身小,雁、鵠之形大。

14 鳩:
《廣雅》曰:良皋,鳩也。骨鵃,鳻鳩也。役鳩、蔡鳩、辟皋、浮鳩、鵴鳩也。

15 鳩:
《琴操》曰:舜耕歷山,思慕父母。見鳩與母俱飛鳴,相哺食,益以感思,乃作歌。

16 鳩:
《地理志》曰:榮陽有井,漢王避項羽于中。雙鳩飛集井上,羽以為無人,故沛掛免,因以為名。故漢世正旦放鳩,為此也。

17 鳩:
焦贛《易林·無妄之明夷》曰:千雀萬鳩,與鷂為仇,威勢不敵,雖眾尾嫳。

18 鳩:
《益部耆舊傳》曰:廣漢景毅為益州太守,鳩巢於廳事,雛卵孕育。

19 鳩:
阮籍《鳩賦序》曰:嘉平中,得兩鳩子,常食以黍稷。後卒為狗所殺,故為作賦。

20 鳩:
傅咸《鳩賦序》曰:余舍下種楸,蔚然成林。閑居無為,有時游之。顧見班鳩,音聲可悅,於是捕而畜之。既而馴擾,偶出之籠,無何失之。其後時時一來,飛翔低徊,似有戀焉。故聊為之賦。

21 鳩:
摯虞《槐賦》曰:春棲教農童鳩。

22 鳩:
孫氏《瑞應圖》曰:白鳩,成湯時來,王者養耆老,尊道德,不以新失舊,則至。

23 鳩:
崔豹《古今注》曰:平帝玄始二年,濟南鳩生白子。

24 鳩:
《吳錄》曰:赤烏十二年八月,白鳩見章安。

25 鳩:
《魏略》曰:文帝欲受禪,郡國奏白鳩十九見。

26 鳩:
張升《白鳩頌序》曰:陳留郡有白鳩,出于郡界。太守命門下賦,曹吏張升作《白鳩頌》,曰:「厥名梟鳩,貌術雍容,丹青綠目,耳像重重。」

27 鳩:
《會稽典錄》曰:皮延,字叔然,會稽山陰人。養母至孝。居喪,有白鳩巢廬側,遂以終喪。
又曰:鄭弘遷臨淮太守。郡民徐憲在喪致哀,白鳩巢廬側。弘舉為孝廉,朝廷稱「白鳩郎」。

28 鳩:
《晉書》曰:太始八年,白鳩二集太廟南門左。

29 鳩:
左九嬪《白鳩賦序》曰:太始八年,鳩巢於廟闕,而孕白鳩一詩,毛色甚鮮。晉金行之應也。

30 鳩:
《廣州先賢傳》曰:頓琦,字孝異,蒼梧人,至孝。母喪,琦獨身立墳,歷年乃成。居喪逾制,感物通靈。白鳩棲息廬側,見人輒去,見琦而留。
又曰:沛國戴文諶居陽城山,有沙駁焉。其撇昰是妖魅。神已知之,便去,作一五色鳥,白鳩數十只從,有雲復之,遂不見。

31 鳩:
《南史》曰:姚察丁后母杜氏喪,解職。在服制擲晷,有白鳩巢于戶上。

32 鳩:
《方言》曰:䳕鳩,自關而東,周鄭之郊、韓魏之都謂之郎睪,其𪁛鳩謂之睪。其關西,秦漢之間謂之鵴鳩,郭璞注曰:間匊。其大者謂之頒音班鳩,其小者謂之役鳩,今荊鳩也。或謂之𪇭鳩,音蔡。或謂之雞鳩,或謂之鶻鳩,梁宋之間謂之佳鳩。《傳》曰:「鳲鳩氏,司空者也。」

33 鳩:
《毛詩義疏》曰:匠箔南鳥大如鳩而黃,啼鳴相呼不同集,謂金烏。或云:「黃」當為「鳩」聲轉,故名移也。又云鸤鳩,一名爽鳩。又云是鹯。

34 鳩:
《周禮·夏官上·羅氏》曰:中春,羅鳥獻鳩,以養老,因行羽物。鄭玄注曰:春,鷹為鳩。與春鳥變舊為新,宜以養老,助生氣也。

35 鳩:
《爾雅》曰:鳲鳩,鴶鵴。郭璞癥曰:今之布谷,江東呼獲谷。《方言》云戴勝。或云鹯。謝氏曰:布谷類也。

36 鳩:
《續漢書·禮儀志》曰: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所以愛民也。

37 鳩:
《魏書》曰:烏丸俗:耕種常以谷鳥為候。

38 鳩:
《淮南子》曰:孟夏之月,以熟穀米,熟亦長也。雄鳩長鳴,為帝侯歲。鳩,布谷也。

39 鳩:
《風俗通》曰:俗說:高祖與項羽戰,敗于京索,遁叢薄中。羽追求之時,鳩正鳴其上。追者以鳥在無人,遂得脫。后及即位,異此鳥,故作鳩杖,以賜老者。案:少皞五鳩,鳩民者,聚民也。《周禮·羅氏》「獻鳩養老」,漢無羅氏,故作鳩杖以扶老。

40 鳩:
《楚辭》曰:進雄鳩之耿耿兮,耿耿,小節貌。讒紛紛而蔽之。
又曰:鳴鳩棲於桑榆。言鳲鳩于桑榆之上奮翼得其所。

41 鳩:
馮敬通《與任武達書》曰:婦口如布穀。

42 鳩:
《孫卿子》曰: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子死卵破。巢非不完也,而系者然。

43 鳩:
《南方草物狀》曰:番鳩,生海邊土穴中,里民常以臘月、正月捕食,味如蟹。得過十餘,不可復食。合浦、交趾、九真有之。

URN: ctp:n408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