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附子》

電子圖書館
1 附子:
《廣雅》曰:𦺴前進切。奚,附子也。一贖為荝子,二歲為烏喙,三歲為附子,四歲為烏頭,五歲為天雄。

2 附子:
《春秋后語》曰:蘇秦如齊,見王,拜而慶,仰而吊。齊王曰:「是何慶吊相隨而速速也?」蘇秦曰:「臣聞饑人之所以不食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人同患也。烏喙,毒藥,與烏頭、附子同本也。饑人食之,雖充腹而死也。喙,音許穢切。今燕雖弱小,秦王之女婿,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強秦為仇。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強秦繼推其後,是食烏喙之類也。」

3 附子:
《漢書》曰:宣帝許皇后產,霍顯使醫搗附子入與后,后崩。

4 附子:
《淮南子》曰:夫天下之物,莫凶於奚毒。奚毒,附子。然而良醫橐而藏之,有所用也。

5 附子:
《抱樸子》曰:療料鳲以狼毒、冶葛,或以附子。蔥涕合內耳,或蒸鯉魚腦,灌之皆愈。

6 附子:
《范子計然》曰:附子出蜀武郡中,白色者善。

7 附子:
《襯搡先賢傳》曰:孔休傷頰有瘢,王謎椿:「玉屑、白附子香消瘢。」乃以劍彘音帶。并香與之。

8 附子:
《荊州記》曰:宜都郡門生藥草,有附子。

9 附子:
《博物志》曰:物有同類而異用者,烏頭、天雄、附子一物,春夏秋冬彩之各異。

10 附子:
《大業拾遺記》曰:汾陽宮所甚出名藥數世曛,附子、天雄并精好堪用。

11 附子:
《本草經》曰:附子,味辛溫,出山谷。治風寒、咳逆、邪氣、寒濕痹癖、拘緩不起、疼痛溫中、金瘡。生牛犍。為百藥之長。

12 附子:
《吳氏本草》曰:附子名莨,神農辛,歧伯、雷夠允,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溫。或生廣漢。八月彩,皮黑肌白。

URN: ctp:n41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