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論肉刑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刑罰不中」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論肉刑

電子圖書館
3 論肉刑:
王隱《晉書》曰:曹彥議云:「嚴刑以煞,犯之者寡;刑輕易犯,蹈惡者多。臣謂玩常荀免,犯法乃眾;黥刖彰刑,而民甚恥。且創黥刖,見者知禁,彰罪表惡,亦足以畏,所以《易》曰小懲大戒,豈蹈惡者多耶?假使惡多尚不至死,無妨產育,荀必行煞,為惡縱寡而不己,將至無人,天尾馛神,君尾馛尊矣,故人寧過不煞。是以為上寧寬得眾。若乃于張聽訟刑以止刑,可不革舊,過此以往肉刑宜復。肉刑于死為輕,減死五百為重,重不害生,足以懲奸,輕則知禁,禁民為非,所謂相濟經常之法。議云不可,或未知之也。」
又曰:尚書梅陶問光祿大夫祖納:「漢文帝故當為英雄,既除肉刑,而五六百歲無能復者。」納答曰:「諸聖制肉刑,而漢文擅除己來,無勝漢文帝者。」故不能復。非聖人者無法,何足為英雄?「於是陶不能對,隱白征西大將軍曰:」夫政未可立,則思制度,全育民命,富國強兵。叛盜之屬,斷支而己,是好生惡煞,叛盜背死,是好煞惡生也。斷支若謂之酷,截頭更不謂之虐,何其乖哉?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也。蠻夷猾夏,則皋陶作士,此欲善其末則先制其本也。自古多人猶惜民命得以御寇,況今千不遺一,益宜存在以伐大賊。今若得改之,則歲活數萬,生數亦如之。若此十載,生各數萬。斷支之後,隨刑使役,不失民,不乏用,富國強兵。此之謂也。「
又曰:劉頌上書曰:「古者用刑以止刑,及今反于此。以刑生刑,以徒生徒。諸重犯亡者發過三寸,輒重髡之,此以刑生刑。亡加作一歲,此以徒生徒。亡者積多,系囚猥蓄,議者因曰不可不赦,復從而赦之,此為刑不制罪,法不勝奸。民知法之不勝,相聚而謀為不軌。故自頃以來,奸惡陵暴,所在充斥,漸以滋曼,日積不己,弊將所歸。議者不深思此故,而曰肉刑於民忤聽,忤聽孰與盜賊不禁?聖主之制肉刑,遠有深重,其事可得而言,非徒懲其畏剝割之痛而不為也。乃去其為惡之具,使夫奸民無用,不復肆其志,止奸絕本,理之盡也。亡者刖其足,無所用復亡;盜者截其手,無所用復盜;淫者割其勢,理亦如之。除惡塞源,莫善於此,又非徒然也。此等己刑之後,便各歸家,父母妻子共相養恤。瘡愈可役,上準古制,隨宜業作,雖己刑殘,不為虐棄,生育繁阜之道自若也。今宜取死刑之限輕,及三犯逃亡淫恣,悉以肉刑代之。其三歲刑以下,宜杖罰。及宜制其罰數,使有常限。后刑不復生刑,徒不復生徒,而殘體為戮,終身作誡。民見其痛,畏而不犯,必數倍于今。且為惡者,隨發被刑,去其為惡之具,豈與全其為奸之手足,而蹙居必死之窮地同哉?而猶曰肉刑不可用,臣切以為識務之甚也。」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