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螺》

電子圖書館
1 螺:
《易·說卦》曰:離為蠃。注曰:剛在外也。

2 螺:
《周官·天官上·鱉人》曰:祭祠供蠯羸蚳,以授醢人。蠃,螔蝓也。鄭司農云:蠯,蛤也。杜子春云:蠯,蚌也。蠯,音陴。

3 螺:
《國語》曰:大夫種謀吳曰:「今吳大荒其民,必移就蒲蠡於東海植吊,必可伐。」

4 螺:
《廣志》曰:海文蠡數種,其大者受一升,南人以為酒杯。

5 螺:
《魏書》曰:漢末,天下荒亂,率乏糧穀。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相食,州郡蕭條。

6 螺:
《宋書》曰:玄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求酒及柑橘。張暢宣孝武帝命,致螺杯雜粽,南土所珍。

7 螺:
《北史》曰:隋劉臻性好啖蜆,以音同父諱,呼為扁螺。

8 螺:
《淮南子》曰:蠃蟲麗愈燭睨,蠃,附螺也。螄,細長螺也。燭睨,目中疾。此皆治目之藥也。人無故而求此物者,必有蔽其明也。

9 螺:
《水經》曰:桂陽貞女峽,峽西岸高巖名貞女山,山下際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狀女子,故名貞女峽。古來相傳,有數女取螺於此,遇風雨晝晦,忽化為石。

10 螺:
《山海經》曰:旬山,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閼澤。其中多芘蠃。紫色螺也。
又曰:邽山,濛水出焉。有螺,魚身而鳥翼,見則其邑大水。

11 螺:
《搜神記》曰:謝端,復官人。少孤,為鄉人所養。年十八,恭謹自守。後於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盆耳,將盍甕中。每早至野,還,見有飲飯湯火處。端疑之,於籬外窺之,見一少女從甕中出,至灶下燃火。便入問之,女答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天帝哀卿少孤,使我權相為守舍炊煮,待卿后得婦當還去。今無故相伺,不宜留此。」忽有風雨而去。

12 螺:
徐衷《南方記》曰:馬軻蠃,大者圍九寸,長四寸;細者圍七寸,長三寸。

13 螺:
《南州異物志》曰:鸚螺,狀如復杯,頭如鳥頭,向其腹視,似鸚鵡,故以名。肉離殼食,惟以筋自系於殼,飽則入殼中。若為魚所食,殼乃浮出,為人所得,質白而文紫。

14 螺:
崔豹《古今注》曰:蝸牛宛轉,有草紋縛為結,似螺髻。

15 螺:
《交州異物志》曰:寄居山,康蟲而長,如蠡而腳似蜘蛛,大無殼,入蠡殼中。
又曰:螺大者如筥,一邊重,可為酒器。
又曰:吒螺,著海邊樹上,見人吒,如人聲。可食。
又曰:蒼螺,江東人以為碗。假豬螺,日南有之,厭為甲香。

16 螺:
鄧德明《南康記》曰:平固水口下流數里,有螺亭臨江。昔一少女,曾與伴俱乘小舡江漢彩螺,既逼暮,因停沙邊共宿。忽聞騷騷如軍馬行,湏臾,乃見群螺張口無數,相與為災,來破舍啖此女子。同侶諸嫗當時惶怖不敢作聲,悉走上岸。至曉方還,但檻邇耳。收斂聖骨,薄埋林際,歸報其家,經四五日,間近所埋處,翻見石蒙穹窿,高十餘丈,頭可受二十人坐也。今四面有階道,仿佛人冢,其頂上多螺殼,新故相仍,鄉傳謂之螺亭。

17 螺:
《世語》曰:衛瓘,大康永熙中,家人炊飯墮地,盡化為螺,出足而行。瓘終見誅。

18 螺:
《廣五行記》曰:晉武帝時,裴楷家炊黍在甑,或變為螺,其年吭蔞。又石崇家稻米化螺,崇亦被誅。

19 螺:
《嶺表錄異》曰:鸚鵡螺,旋尖處屈而朱,如鸚鵡嘴,故以此名。殼上青綠班。文者可受二升。殼內光瑩如雲母,母為酒杯,奇而可玩。又紅螺,大小亦類鸚鵡螺,殼薄而紅,亦堪為酒器。刳小螺為足,綴以膠漆。

20 螺:
葛龔薦戴昱曰:肱年六十二,兄弟同居二十餘年。及為宗老分舊業,昱將妻子逃入虞澤,結茅為室,捃獲野豆,拾掇蠃蚌,以自賑給。

URN: ctp:n41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