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Back Forward
宋明 -> 太平御覽 -> 兵部七十五 -> 劍下 -> 1 - 相似段落

祿使
使

使

[詳細說明]
  • 因如吳,過於荊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異寶》:因如吳。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伍員如吳,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渡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伍員如吳。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敘舟中》:伍員如吳,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渡。從而請焉,丈人渡之。 顯示整段
  • 伍員如吳 顯示相似段落

    藝文類聚·》:伍員如吳,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伍員如吳。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敘舟中》:伍員如吳,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伍員如吳, 顯示整段
  • 過於荊,至江上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異寶》: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願獻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圭,祿萬檐,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五員過於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眾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為矣而無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已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以與丈人,曰:「千金劍也,愿獻之丈人。」丈人不受,曰:「荊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圭,祿萬石,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吳,尚猶不取,今我何用子之千金劍為乎?」伍員過於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將奚不有,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 顯示整段
  • 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異寶》: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願獻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圭,祿萬檐,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 顯示整段
    高士傳·江上丈人》:因解所佩劍,以與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願獻之。」丈人不受,曰:「楚國之法,得伍胥者爵,執珪金千鎰,吾尚不取,何用劍為?」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解其劍以與丈人,曰:「千金劍也,愿獻之丈人。」丈人不受,曰:「荊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圭,祿萬石,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吳,尚猶不取,今我何用子之千金劍為乎?」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逸民七》:因解所佩劍以與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愿獻之。」丈人不受,曰:「楚國之法,得伍胥者,爵執珪,金千鎰,吾尚不取,何用劍為?」 顯示整段
  • 荊國之法,得五員者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異寶》: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圭, 顯示整段
    史記·伍子胥列傳》: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 顯示整段
    吳越春秋·五年》:吾聞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圭, 顯示整段
    高士傳·江上丈人》:楚國之法,得伍胥者爵,執珪金千鎰,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荊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圭,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逸民七》:楚國之法,得伍胥者,爵執珪, 顯示整段
  • 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異寶》: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 顯示整段
    後漢書·馬援列傳》: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顯示整段
    後漢書·朱樂何列傳》:耳可得聞,口不得言。 顯示整段
    後漢書·方術列傳下》: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顯示整段
    後漢書·逸民列傳》: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 顯示整段
    金樓子·戒子》:親之名可聞而口不可得言也。 顯示整段
    三國志·王昶傳》:耳可得而聞,口不可得而言也。 顯示整段
    高士傳·江上丈人》:名可得聞而不可得見, 顯示整段
    高士傳·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 顯示整段
    群書治要·》:耳可得聞,口不可得道也。 顯示整段
    群書治要·决壅》:固可得聞,而不可得睹,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鑒誡》:耳可得聞,而口不可得言也。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鑒誡》:耳可得受,口不得宣,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隱逸下》:名不可得而聞,身難可得而睹,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鑒戒上》:耳可得聞,而口不可得言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逸民三》:名可聞而身不可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逸民七》:名可得聞而不可得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伯叔》:可得聞而口不可得言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可得聞而口不得言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醫二》: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顯示整段
  • 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牣也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別類》:相劍者曰:「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牣也,黃白雜則堅且牣,良劍也。」難者曰:「白所以為不牣也,黃所以為不堅也,黃白雜則不堅且不牣也。又柔則錈,堅則折。劍折且錈,焉得為利劍?」劍之情未革,而或以為良,或以為惡,說使之也。故有以聰明聽說則妄說者止,無以聰明聽說則堯、桀無別矣。此忠臣之所患也,賢者之所以廢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相劍者曰:「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紐也,黃白雜則堅且紐,良劍也。」難者曰:「白所以不為紐也,黃所以不為堅也,黃白雜則不堅且不紐。又柔則錈,堅則折,劍折且錈,焉得為利劍?」劍之精未革,而或以為良,或以為惡,說使之也。故有以聰明聽說,則妄說者止;無以聰明聽說,則堯桀無別矣。此忠臣之所患,賢者之所以廢也。 顯示整段
  • 荊有佽非,得寶劍於幹隊 顯示相似段落

    淮南子·道應訓》:荊有佽非,得寶劍於幹隊,還反度江,至於中流,陽侯之波,兩蛟挾繞其船,佽非謂枻船者曰:「嘗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對曰:「未嘗見也。」於是佽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劍曰:「武士可以仁義之禮說也,不可劫而奪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余有奚愛焉!」赴江刺蛟,遂斷其頭,船中人盡活。風波畢除,荊爵為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哉!腐肉朽骨棄劍者, 顯示整段
    呂氏春秋·知分》: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於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荊王聞之,仕之執圭。孔子聞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棄劍者,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汝嘗見兩蛟夾舟而舟中之人有全活者乎?」舟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曰:「若如是,吾固江中腐肉朽骨耳,棄劍而已,余何愛焉。」遂攘臂祛衣,拔劍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舟中之人皆獲全。荊王聞之,仕以執圭。孔子聞之,曰:「腐肉朽骨猶能除害, 顯示整段
  • 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知分》: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於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荊王聞之,仕之執圭。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荊有佽飛者,得寶劍於江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而兩蛟夾繞其舡,佽飛攘臂袪衣,拔寶劍赴江,刺蛟殺之,荊王聞之,仕以執圭。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荊有次非者,得寶劍,涉江至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拔劍赴江,刺蛟殺之,舟中之人皆活,荊王聞之,仕以執圭。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荊有佽飛者,得寶劍,還涉江,有兩蛟夾繞其船,佽飛拔劍赴江,刺蛟殺之,荊王聞之,仕以執珪。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汝嘗見兩蛟夾舟而舟中之人有全活者乎?」舟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曰:「若如是,吾固江中腐肉朽骨耳,棄劍而已,余何愛焉。」遂攘臂祛衣,拔劍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舟中之人皆獲全。荊王聞之,仕以執圭。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勇五》:荊有佽飛者,得寶劍於江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佽飛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而活者乎?」船人曰:「未之嘗見也。」佽飛攘臂祛衣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持劍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禍攏荊王聞之,仕以執圭。 顯示整段
  • 荊有佽非,得寶劍於幹隊 顯示相似段落

    淮南子·道應訓》:荊有佽非,得寶劍於幹隊,還反度江,至於中流,陽侯之波,兩蛟挾繞其船, 顯示整段
    呂氏春秋·知分》: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荊有佽飛者,得寶劍於江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而兩蛟夾繞其舡,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荊有次非者,得寶劍,涉江至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荊有佽飛者,得寶劍,還涉江,有兩蛟夾繞其船,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勇五》:荊有佽飛者,得寶劍於江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敘舟中》:荊有佽飛者,得寶劍。涉江中流,而有蛟夾繞其船。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前有佽飛者,得寶劍於干將,遂還。及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 顯示整段
  • 此江中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 顯示相似段落

    淮南子·道應訓》:此江中之腐肉朽骨,棄劍而已。余有奚愛焉!」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呂氏春秋·知分》:「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於是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吾固江中腐肉朽骨耳,棄劍而已,余何愛焉。」遂攘臂祛衣,拔劍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勇五》:「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持劍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桿中腐骨朽肉也。」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 余何愛焉 顯示相似段落

    論衡·言毒》:余何愛焉? 顯示整段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余何愛焉,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余何愛焉。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父母》:余何愛焉? 顯示整段
  • 赴江刺蛟 顯示相似段落

    淮南子·道應訓》: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呂氏春秋·知分》:於是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拔寶劍赴江,刺蛟殺之,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次非拔劍赴江,刺蛟殺之,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佽飛拔劍赴江,刺蛟殺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拔劍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勇五》:持劍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敘舟中》: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赴江刺蛟, 顯示整段
  • 荊王聞之 顯示相似段落

    說苑·奉使》:荊王聞之, 顯示整段
    韓詩外傳·卷八》:荊王聞之, 顯示整段
    呂氏春秋·當務》:荊王聞之, 顯示整段
    呂氏春秋·知分》:荊王聞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荊王聞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敘舟中》:荊王聞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荊王聞之, 顯示整段
  • 孔子聞之 顯示相似段落 [點此顯示(33項)]

  • 劍不徒斷,車不自行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用民》:劍不徒斷,車不自行,或使之也。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劍不徒斷,車不自行,或使之也。 顯示整段
  •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遂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也。舟止,從其所契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楚人有人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也。」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敘舟中》: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所從墜也。」舟去,從所契處入求之,而舟已行,劍不行,若此,不亦惑乎! 顯示整段
  •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顯示相似段落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顯示整段
    藝文類聚·》: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遂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也。舟止,從其所契刻者入水求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楚人有人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也。」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真愚》: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處。」舟止,從其所刻入水求之。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敘舟中》: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所從墜也。」舟去,從所契處入求之, 顯示整段
  • 遽契其舟桅 顯示相似段落

    淮南子·說林訓》:遽契其舟桅, 顯示整段
    太平御覽·劍下》:遽契其舟。 顯示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