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林》

电子图书馆
1 林:
《说文》曰:平土有丛木曰林。

2 林:
《释名》曰:林,森也,森森然也。

3 林:
《尔雅》曰:野外谓之林。

4 林:
《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

5 林:
焦赣《易林》曰:山林麓薮,非人所处。鸟兽无礼,使我心苦。

6 林:
《诗》曰: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又曰:林有朴蔌,野有死鹿,白茅纯束。
又曰: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又曰:窵彼晨风,郁彼北林。毛苌曰:北林名也。招贤人往从之,使疾之如晨风之飞入北林。
又曰:有鶖在梁,有鹤在林。郑玄曰:鶖之性贪恶而反在梁,鹤洁白而反在林也。
又曰:厥初生民,时惟姜嫄,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置之隘巷,羊牛腓字之。毛苌曰:置,置也。腓,辟也。字,爱也。郑玄曰:姜嫄置后稷羊牛之径,亦以为异也。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置之平林,又为人所收取也。
又曰:赡彼中林,甡甡其鹿。曰:视彼中林其鹿相辈偶。甡甡,众多。今朝廷群臣皆相欺,皆言其鹿之不如也。
又曰: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郑玄曰:鸮恶鸣之鸟,止于泮水之木,食桑椹。改其鸣,归就我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之。

7 林:
《礼》曰: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又曰:林薮川泽,有能取蔬食野虞教导之。
又曰: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8 林:
蔡邕《月令章句》曰:丛木曰林,受众流注曰海。

9 林:
《周礼》曰: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
又曰: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其林麓而赏罚之。郑玄曰:平其守者,平其地,各守林麓之部分。
又曰: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郑玄曰:刊,剥也。生山南为阳木,生山北为阴木。火之水之,则使其肄不生。

10 林:
又郑注曰:竹木曰林。

11 林:
《大戴礼》曰:高山多林,虎豹蕃孕焉;深泉大川,鱼龙交焉。

12 林:
《左传》曰:楚薳掩为司马,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牧隰皋。

13 林:
杨方《五经钩深》曰:夫鸟游旷泽之地,而比翮者万群;虎居繁林之薮,而接豪者千数。
又曰:夫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桃林披华而玄鸟入宇。

14 林:
《家语》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15 林:
《史记》曰:殷纣厚赋税,实鹿台钱,盈钜桥粟,广沙丘苑台。大戏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又曰:稷母姜嫄,见巨人迹,心忻践之,而身动如孕胎,居期生子,弃之隘巷,马牛不践;徙之林中,会山林多人;迁之渠中冰上,鸟以翼覆荐之。
又曰:单于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
又曰:神龟在江南嘉林中。嘉林者,无鸟兽,无毒虫,火所不及,斧所不至。

16 林:
《帝王世记》曰:桀为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使可运舟。

17 林:
《汉书》曰:草木未落,斧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罟网不布于野泽。
又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返;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

18 林:
《后汉书》曰:法雄为南郡太守,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

19 林:
张莹《汉南记》曰:樊重家素富,田至三百顷,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桑漆鱼池,闭门成市。

20 林:
《魏志》曰:曹植上疏曰:“东有覆败之军,西有殪没之将,至使蜂蛤浮翔于淮泗,鼲鼬喧哗于林木。”

21 林:
臧荣绪《晋书》曰:郄诜为雍州刺史,帝于东台饯之,问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世祖笑。侍中奏免诜,诰曰:“吾与之戏耳。”
又曰:华谭移前松滋令袁甫曰:“枯泽非应龙之泉,平林非鸾凤之窟。”
又曰:王戎少阮籍二十馀年,相得如时辈,遂为竹林之游。

22 林:
《晋书》曰:刘伶与阮籍、嵇康相遇,忻然神解,便携手入林。
又曰:嵇康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所与神交者,惟阮籍、山涛,遂为竹林之游,预其流者,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23 林:
干宝《晋纪》曰:初,管辂过母丘氏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林木虽茂,无形可交,碑诔虽美,无后可守。

24 林:
《后魏书》曰:魏之先,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后所立桦木生殖成林,其民益神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
又曰:太祖道武帝,以建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于参合坡北,明年有榆生于倾胞之坎,后遂成林。
又曰:葬昭成皇帝于金陵,营梓宫,木梯尽生成林。

25 林:
顾恺之《启蒙记》曰:泛林鼓于浪巅。注:西北海有泛林,或方三百里,或方百里,皆生海中浮土上,树根随浪鼓动。

26 林:
《山海经》曰:桃林方三百里,在昆仑南夸父山北。
又曰:夸父逐日走,渴,饮河不足,道渴死,其杖化为邓林。

27 林:
山谦之《吴兴记》曰:于潜县北有天目山,山上众木甚美非常,因名翔凤林。

28 林:
盛弘之《荆州记》曰:宅上山顶有玉女冢,莹坟整固,上有乔木丛生,名为女贞林,常有白猿栖游,哀鸣清绝。
又曰:江陵县东一百里有绿林山,茂林蓊郁,襄阳大路经由其西,所谓当阳之绿林也。

29 林:
伍瑞休《江陵记》曰:城西北六十里有大林。《春秋》鲁文公六年楚饥,戎侵其西,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即此城也。
又曰:州城东北十二里有曹公林,相传云,建安十三年,曹操蹑刘备于当阳长坂,回师顿此林,因谓之曹公林。

30 林:
任豫《益州记》曰:广平有石纽林,禹生处也,地方百许里,今人犹不敢居止。

31 林:
《外国图》曰:桂林地多林木,无平土,众猴居之,无人民,去九疑四万里,龟林地险,无平土,众龟居之。

32 林:
应邵《风俗通》曰:配林在太山西南五六里,今树木盖不足言。

33 林:
刘义庆《世说》曰: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4 林:
《庄子》曰: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杏坛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曲未半,渔父下船来。

35 林:
《国语》曰: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

36 林:
《越绝书》曰:麻林者,越王种麻于此,以为弩弦,故名麻林。

URN: ctp:n3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