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珠上》

电子图书馆
1 珠上:
《说文》曰:珠,蚌之阴精也。

2 珠上:
《尚书·禹贡》曰:徐州厥贡,淮夷蠙蛛。淮、夷二水,出蠙蛛也。

3 珠上:
《周礼·天官·玉府》:若王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郑玄曰:敦、盘类,珠、玉必为饰。

4 珠上:
《左传·哀公》曰:卫太叔疾出奔宋,臣向为宋向魋臣。纳美珠焉,与之城锄。城锄,宋邑。宋公求珠,魋不与,由是得罪。

5 珠上:
又《哀下》曰:越围吴,晋赵鞅使楚隆告于吴王曰:“寡君之老无恤,使臣隆敢展谢其不共。展,陈也。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之一箪珠。箪,小笥。

6 珠上:
《尔雅》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阳永安县东北也。

7 珠上:
《尚书考灵曜》曰:卯金出轸,握命孔符,赤用藏,龙吐珠也。郑玄注曰:藏,秘也。宝物,喻道也。赤汉将用天之秘道。

8 珠上:
《尚书考灵曜》曰:甲子冬至,日月五纬,俱起牵牛,日月若编珠。

9 珠上:
《春秋保乾图》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宋均注曰:珠出于野泽之中,谁能不含取以为宝也?

10 珠上:
《礼斗威仪》曰:王者政平,德至渊泉,则江海出明珠。

11 珠上:
又《戴礼》曰:玉居山而闹塑润,渊生珠而岸不枯。

12 珠上:
《韩诗外传》曰: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奄其耀也。

13 珠上:
《韩诗内传》曰:汉女所弄珠,如荆鸡卵。

14 珠上:
《孝经援神契》曰:神灵滋液,百宝用,则珠母见,珠母玑镜。宋均曰:事神明得,则大珠有光,可以为镜。德至渊,则海出名珠。

15 珠上:
《史记》曰:乐毅遗燕王书曰:“齐王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尽收入于燕。”
又曰:魏王与齐威王会田于郊。魏王曰:“若寡人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国而无宝乎?”事具宝门。
又曰:汉王赐张良金百溢,白珠二升。良具以献项伯。
又曰:邹阳上书曰:“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案剑相盻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16 珠上:
《汉书》景帝诏曰: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吏发民,若取黄金者,坐赃为盗。
又曰:董偃与母卖珠为事。偃十三,随母养馆陶公主家。左右言其姣好,召见,曰:“吾为养之得幸。”

17 珠上:
又《地理志》曰:武帝时,使使入海市明珠到国,围二寸已下。
又曰:霍光废昌邑王,太后被珠襦,坐武帐,召王伏前听诏。
又曰:成帝时,王章死,妻子皆徙合浦。王商辅政,曰:“还章妻子故乡。”其家属皆采珠,致产数百万。

18 珠上:
范晔《后汉书》曰:光武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又曰:董卓擅朝政,吕布斩之,长安中民悉卖珠玉市酒肉相庆,填满街肆。
又曰:马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及军还,载之一车。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也。

19 珠上:
司马彪《续汉书》曰:天竺国,一名身毒,出琉璃、珠玑。
又曰: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梁冀认奋母为其守藏婢,云盗白珠十斛也。

20 珠上:
《后汉书》曰:珠,蚌中阴精也。玓瓅,明珠色也。玑,珠不圆也。夫馀出珠,大如酸枣。

21 珠上:
《东观汉记》曰:永建四年,汉阳太守文砻献大珠。诏曰:“海内颇有灾异,而砻不推忠竭诚,而喻明珠之瑞求媚。今封珠却还。”
又曰:显宗时,锺离意为尚书。时交址太守坐赃千金,征还伏法,以其资物颁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上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名也。此赃秽之物,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又曰:和熹后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主名不立。太后乃亲自临见宫人,一一间阋,察其颜色,开示恩信。宫人盗者,即时首服。

22 珠上:
谢承《后汉书》曰:孟尝为合浦太守,郡俗旧采珠以易米。先时,二千石贪秽,使人采珠,积以自入。珠忽徙去,合浦无珠,饿死者盈路。孟尝化行,一年之间,去珠复还。
又曰:汝南李敬少时迁赵相。奴于鼠穴中,得系珠及珰珥相连。以问主簿,主簿曰:“前相夫人昔亡珠,不知所在。疑其子妇窃之,因去妇。”敬送珠付前相,惭,乃还去妇。
又曰:豫章黄向辰,步路中得珠琪一囊,可直三百馀万。求主还之,主欲以半物谢向,向委去不顾也。

23 珠上:
《魏书》曰:卞皇后性俭约,不尚华丽,无文绣珠玉,器皆黑漆。太祖尝得名珰数具,命后自选一具,后取其中者。太祖问其故,对曰:“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

24 珠上:
《魏志》曰:文帝问苏则曰:“前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得不?”则曰:“若陛下德流沙漠,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
又曰:公孙渊以辽东叛,遣田豫以本官督青州刺史程喜。喜内怀不服,军事之际,多相违错。喜知帝宝爱明珠,乃密上:“豫虽有战功,而禁令宽驰,所得器仗珠银,甚多放散,不皆簿官。”由是功不见列。
又曰:文帝作《终制》曰:“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柙。”

25 珠上:
《典略》曰:临淄侯曹植与杨修书曰:“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

26 珠上:
《魏略》曰:大秦国出夜光珠、真白珠。夫馀出珠,大如酸枣。

27 珠上:
《魏志》曰:东夷俗以璎珠为财宝,或以缀衣为饰,或以悬颈垂耳至于袂。不以金银锦罽为珍。
又曰:倭国女王壹与遣大夫率善等献真白珠五十孔,青大勾珠二枚也。

28 珠上:
《蜀志》曰:秦密奏记,益州牧刘焉荐儒士任定祖曰:“甫欲剖蚌求蛛,今乃随、和炳然,复可叹哉!”
又曰:宗预复东聘吴,孙权握预手曰:“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遗预大珠一斛。

29 珠上:
《吴录·地理志》曰:朱崖珠宫县出明月珠。
又曰:袁博,字君游,为淮陵长。其女得坏墙中珰珠百馀,博封上之,诏以赐博。

30 珠上:
《吴志》曰:魏文帝遣使,以马求易明珠、翡翠。权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若而不听其交易?”

31 珠上:
王隐《晋书》曰:武帝诏曰:“御府内省珠玉玩好之物,皆以赐王公也。”

32 珠上:
《晋书》曰:陶璜自交州上表曰:“合浦郡,土地硗确,无有田农。百姓惟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以珠贸米。而吴时珠禁甚严,虑百姓私散好珠,禁绝来去,人以饥困,又所调猥多,限每不充。今请上珠输二,次者输一,粗者蠲除。自十月讫二月,非采珠之时,听商旅往来如旧。”并从之。

33 珠上:
《晋令》曰:士卒百工,不得服真珠珰珥。

34 珠上:
沈约《宋书》曰:文帝诏太史令钱乐之作小浑天,安二十八宿,中外以白真珠及青黄三色珠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黄道。

35 珠上:
《南史》曰:中天竺国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出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列之则如蝉翼,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也。

36 珠上: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建元十年正月,悬珠帘于正殿。

37 珠上:
《后魏书》曰:尔朱世隆将败,洛中先谣曰:“三月末,四月初,扬灰簸土觅真珠。”至是并验。
又曰:毕众敬以笃老乞还桑梓,朝廷许之。众敬临还,献真珠珰四具。

URN: ctp:n4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