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雷》

电子图书馆
1 雷:
《释名》曰:雷者,如转物有所硠音郎雷之声也。

2 雷:
《说文》曰:霆,雷余声铃铃,所以挺出万物。

3 雷:
《易》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又曰:震为雷。
又曰: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又曰:鼓之以雷霆。
又曰:洊慈见反。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又曰:震来虩虩。诈逆反。
又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
又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又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又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又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又曰:“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
又曰:雷以动之。
又曰:雷雨之动满盈。
又曰:雷风不相悖。
又曰:雷风相薄。
又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4 雷:
《书》曰: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5 雷:
《诗》曰: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又曰:虺虺其雷。

6 雷:
《礼》曰:仲春,日夜分,雷乃发声,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主戒妇人有娠者,止犹动静。
又曰:君子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谓敬天之怒。
又曰:秋分之日,雷乃收声。

7 雷:
《传》曰:藏冰以时,则雷出不震;弃冰不用,则雷不发而震。

8 雷:
《谷梁传》曰: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

9 雷:
《尔雅》曰:疾雷为霆。郭璞注曰:“疾雷谓雷之急激者。”

10 雷:
《论语》曰:迅雷风烈必变。

11 雷:
京房《易传》曰:当雷不雷,阳德弱也。
又曰:五星占雷电杀人何?雷,天拒难折冲之臣也。君承用节度,即雷以节;暴人威福,则雷电杀人。

12 雷:
《易妖占》曰:天冬雷,地必震。教令挠则冬雷,民饥。

13 雷:
《书·洪范》曰: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入则万物亦入;入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出,出则万物亦出。此其常经也。
又曰:秦二世元年,天无云而雷。雷,阳也;云,阴也。有云然后有雷,象君臣也。故云雷相托,阴阳之合也。今二世不恤人,人臣叛之,故无云而雷也。
又曰:凡大风雷雨为不敬也。
又曰:春后十日,雷乃发声。
又曰:正月雷微动而雉雊。
又曰:夫雷,人君相也,入能除害,出能兴利。

14 雷:
《尚书中候》曰:秦穆公出狩,天震,大雷下,有火化为白雀,衔丹书集公车。

15 雷:
《大戴礼·夏小正》曰:雷震雉鸣,雊,鼓其翼也。正月必雷,不必闻,惟雉必闻之。

16 雷:
《春秋元命苞》曰:阴阳合为雷。

17 雷:
《春秋合诚图》曰:轩辕星,主雷雨之神。

18 雷:
《论语谶》曰:雷震百里声相附。宋均注云:“雷动百里,故因以制国也。雷声,谓诸侯之政教所至相附也。”

19 雷:
《史记》曰:高祖母刘媪常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娠,遂孕高祖。

20 雷:
《汉书》曰:迅雷妖风,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本在地而上发于天。

21 雷:
《续汉书》曰:桓帝建和三年六月乙卯,雷震宪陵寝屋。是时,梁太后听兄冀诛李固、杜乔。

22 雷:
《晋书》曰:晋人王褒母生时畏雷,至母终后,天雷,辄绕墓曰:“褒在此,褒在此!”

23 雷:
《齐书》曰:永明八年六月十日晡时,雷有黄光照地,状如金色,占曰:“人君有德,”或谓之荣光。

24 雷:
周裴《汝南先贤传》曰:蔡顺母平生畏雷,自亡后,每有雷震,顺辄环冢泣曰:“顺在此。”

25 雷:
《韩诗外诗》曰:东海之上有勇士,曰灾丘,以勇游于天下。过神渊饮马,马沉,去朝服,拔剑而入,三日三夜,杀二蛟一龙而出,雷神随而击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目。

26 雷:
王歆《孝子传》曰:竺弥,字道纶。父生时畏雷,每至天阴,辄驰至墓,伏坟哭,有白兔在其左右。

27 雷:
《搜神记》曰:义兴人周永和出行,因日暮,路旁小屋中有女子留宿。一更后,有唤阿香,女应诺,“官唤女推雷车”。女遂辞周云:“有官事须去。”俄而大雷。既明,周自异其处,返寻,惟见一新冢,冢上有马迹。

28 雷:
东方朔《神异经》曰:八方之荒有石鼓,其径千里,撞之,其音即雷也。天以此为喜怒之威

29 雷:
盛弘之《荆州记》曰:朝阳县樊重母畏雷,重为母立石室以避之,悉以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

30 雷:
孟奥《北征记》曰:凌云台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又曰:临贺有石方二丈,石有磨刀斧迹,春夏常明净,其迹甚新。秋冬则苔秽,故为雷公磨石。

31 雷:
《庄子》曰:阴阳交争为雷。

32 雷:
《文子》曰:夫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金石之音,目不见太山之形。小有所志,必大有所忘。

33 雷:
《曾子》曰:阴阳之气俱,则为雷。

34 雷:
《淮南子》曰:阴阳相薄,感而为雷。
又曰:荫不祥之木,为雷霆所扑。
又曰: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殒,支体伤折,海水大出。庶贱之女,齐之少寡妇人也。无子不嫁,事姑谨敬,姑无男有女,女利母财,令母嫁妇,妇终不肯。女杀母以诬寡妇,妇不能自明,冤结叫天,天为作雷电下击景公之台。殒,坏之也。伤毁景公支体,水为之溢。
又曰:雷霆之声可以钟鼓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和也。

35 雷:
《抱朴子》曰:雷,天之鼓也。

36 雷:
《鹖冠子》曰:昔者有道之君取政,非取于耳目也。夫耳之生聪,目之生明。两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37 雷:
《孙子》曰:击电无停光,疾雷无余声。

38 雷:
《河图帝通纪》曰:雷,天地之鼓。

39 雷:
《河图》曰:玉虎晨鸣,雷声也。
又曰:黄帝以雷精起。

40 雷:
《六韬》曰:武王伐纣,雨甚雷疾,武王之乘,雷震而死。周公曰:“天不佑周矣!”。太公曰:“君秉德而受之,不可如何也。”

41 雷:
伏侯《古今注》曰:成帝建始四年,无云而风,天雷如击连鼓,音可四五刻,隆隆如车声。

42 雷:
《山海经》曰:羭音榆次之山有凫名橐𩇯,服之不畏电。𩇯音肥、匪、备三音。
又曰:飞鱼如豚,赤文无羽,食之辟兵,不畏雷。

43 雷:
《师旷占》曰:春雨初起,其音恪恪,霹雳者,所谓雄雷,旱气也。其鸣依依,音不大,霹雳者,谓之雌雷,水气也。
又曰:春分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中,其所住者,兵起其主,无云而雷,名曰天狗。行不出三年,其国亡。
又曰:初,雷从金门起,上旬旱,下田熟,一曰岁中兵革起也。

44 雷:
《风俗通》曰:雷不盖酱。俗说令人腹中雷鸣。

45 雷:
《世说》曰:曹爽将诛,梦二虎衔雷公,若二升碗放著庭中。

46 雷:
《华阳国志》曰: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尖匕箸。会雷大震,先主曰:“圣人言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致此!”公亦悔失言。

47 雷:
《郦炎对事》曰:或曰:“雷震惊百里,何以知之?”炎曰:“以其数知之:夫阳动为九,其数三十六;阴静为八,其数三十二。一阳动二阴,故曰百里雷。”

48 雷:
《杂兵书》曰:雷电霹雳,破军中树木屋舍者,徙去,吉也。雷电风所从来不可逆而相代,宜慎之也。

49 雷:
《物理论》曰:积风成雷。

50 雷:
王充《论衡》曰: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亲涉卫难,结缨而死,孔子闻而覆醢,每闻雷鸣乃中心恻怛,亦复如之。故后人忌焉,以为常也。
又曰:盛夏之时,雷电疾击杀人,谓之有阴过;饮食不洁则天怒,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也。此虚言也。道士刘春,楚王英使食不洁,春死,未必遇雷也。建武四年六月夏,雷击会稽鄞县羊五头,羊有何阴过而雷击之乎?俗以为天取龙杀人,罚阴过,与取吉凶不同,非实道也。
又曰: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形。
又曰: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椎之。世人信之,莫不谓然。始复原之,虚妄之象也。

URN: ctp:n362833